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船去速后䑸忙,暗里寻䑸认火光。
何处笙歌归棹晚,高烧银烛照红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晚行舟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船上灯火与远处火光交织的景象,以及夜幕下笙歌悠扬、归舟晚归的情境。通过“前船去速后舡忙”一句,展现了舟行的动态美,而“暗里寻舡认火光”则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神秘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之中。最后,“何处笙歌归棹晚,高烧银烛照红妆”两句,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浪漫,还巧妙地融入了人物形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满和生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成功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水乡风貌。
不详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潮信篷留风力悭,落篷少歇浪中间。
殷勤为向梢人道,又得浮生半日閒。
夜飓颠狂浪卷天,深渊多少走风船。
一宵行尽波涛险,只在芦花浅水边。
浪静船迟共一䑸,橹声齐起响连空。
要将檀板轻轻和,又被风吹别调中。
吞天高浪雪成堆,摇荡惊心眼怕开。
深谢波神费工力,几回风雨送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