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

置酒旗亭畔,风吹杨白花。

愁深同汶水,道远指京华。

乍听悲笳起,回看落照斜。

庭闱千里梦,怜我滞天涯。

两弟分南北,鸰原心事违。

稚圭方夜读,曼倩复朝饥。

月向吴宫照,云依蓟坂飞。

并怜梁苑客,漂泊未能归。

汴水金堤险,黄沙拨暮云。

戈鋋终未息,筚篥不堪闻。

万井惊狐火,千村散马群。

夷门衰草畔,酹酒信陵坟。

金舆帝子去,朱戟故宫存。

麋鹿穿陵寝,鱼龙入殿门。

连云艮岳迥,落日大河奔。

老监曾骖乘,凄凉说旧恩。

行指荡阴泽,遥思嵇侍中。

一泓水自碧,千载血犹红。

玉座春吹雨,寻旗夜起风。

英英岳忠武,庙貌对城东。

程婴存祀义,豫让报恩心。

此地昔人没,千年沣水深。

花明开驿道,苔老积碑阴。

我独何为者,天涯寄苦吟。

潋滟金沟溢,青匆玉树寒。

几回思碣石,三度向长安。

入市碎琴易,依人弹铗难。

异乡逢令弟,华发共惊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北征》是清代诗人徐乾学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北上征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家乡、亲人和历史的深切怀念。

首联“置酒旗亭畔,风吹杨白花”,以酒宴与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离别与哀愁的氛围。接着,“愁深同汶水,道远指京华”两句,将个人的愁绪与汶水的深邃相比较,同时点明了行程的遥远与目标的明确。

颔联“乍听悲笳起,回看落照斜”,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描绘了旅途中的凄凉景象,悲笳声起,夕阳西下,渲染了一种沉重的离别情绪。

颈联“庭闱千里梦,怜我滞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千里之遥的梦境,寄托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尾联“两弟分南北,鸰原心事违。稚圭方夜读,曼倩复朝饥”,通过兄弟分离、读书人夜以继日的勤奋与生活的艰辛,展现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体命运的无奈。

中间部分“月向吴宫照,云依蓟坂飞。并怜梁苑客,漂泊未能归”,借景抒情,月照吴宫,云依蓟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对自身漂泊无定的感慨。

“汴水金堤险,黄沙拨暮云。戈鋋终未息,筚篥不堪闻”,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边塞的荒凉,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万井惊狐火,千村散马群。夷门衰草畔,酹酒信陵坟”,通过战争后的荒芜景象,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与对和平的向往。

“金舆帝子去,朱戟故宫存。麋鹿穿陵寝,鱼龙入殿门”,以历史遗迹的变迁,反映了时代的更迭与历史的沧桑。

“连云艮岳迥,落日大河奔。老监曾骖乘,凄凉说旧恩”,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忠诚的颂扬。

“行指荡阴泽,遥思嵇侍中”,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对历史名人的追忆。

“一泓水自碧,千载血犹红。玉座春吹雨,寻旗夜起风”,通过自然与历史的融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历史记忆的思考。

“英英岳忠武,庙貌对城东。程婴存祀义,豫让报恩心”,赞扬了历史上的忠臣义士,表达了对正义与忠诚的崇尚。

“此地昔人没,千年沣水深。花明开驿道,苔老积碑阴”,通过历史遗迹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缅怀。

“我独何为者,天涯寄苦吟”,最后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作为旅人的孤独与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整体而言,《北征》不仅描绘了诗人北上征途的所见所感,还蕴含了对历史、亲情、友情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9)

徐乾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友人远戍二首(其一)

边城日日听鸣笳,极目辰韩道路赊。

三袭貉裘犹未暖,一生雪窖便为家。

晨看军府飞金镝,暮向溪山引犊车。

千载管宁传皂帽,难从辽海问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怀友人远戍二首(其二)

已甘罪谴戍荒溪,又发家人习鼓鼙。

孟博暂能随老母,子卿犹得见生妻。

鹡鸰原上闻猿啸,鸡鹿山前听马嘶。

梦里依稀归故国,千重关隘眼终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万季野南还

霜花醁酒送君还,邸舍相依十载间。

惯对卷编常病眼,与谈忠孝即开颜。

折衷三礼宗王郑,泚笔千秋续马班。

薄笨独驱惊岁暮,冰云寒雪满江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请告得旨留别诸公

萧萧白发滞长安,此日都亭拟挂冠。

入世艰虞忧履虎,当门芳馥怕锄兰。

一官鸡肋中情淡,万卷牛腰远道难。

最是君恩如海岳,禁庭回首涕汍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