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石宝的《宿性公院》描绘了夜晚在寂静的寺庙中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首句“清斋夜无寐”展现了诗人身处清净斋戒环境,夜晚却难以平静入睡的状态。接着,“星月耿前除”描绘了明亮的星月洒在庭院,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
“野客寻诗罢”暗示诗人可能是个爱好诗歌之人,刚刚结束了一番创作或吟咏,但思绪并未因此而平息。“高僧入定初”则以僧侣入定的场景反衬出诗人的内心纷扰,无法像僧人那样达到心灵的宁静。
“欲来还去梦”表达了诗人梦境中的起伏不定,时而清醒时而迷离。“才读又忘书”则揭示了他读书时的专注力减退,难以集中精神。最后两句“岂为悲华发,聪明渐不如”,诗人自问,是否因为年华老去,才感到智慧和记忆力不如从前,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和诗人心境的变化,寓言了岁月催人老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