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思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看罢一阕前溪舞,直让人回肠断气,吟诵一曲子夜歌,心里好不酸苦烦忧。
巫山的行云到哪里去寻觅,像沟水般东西分流,也让人无可奈何。
朔雁一只只飞来,却不见传来音讯,湘江上一株株斑竹,有多少眼泪洒在上头。
可怜我总也见不到他的容颜,只有把一腔衷情,寄托给这江上的微波。

注释

前溪舞:六朝时吴地舞曲。
子夜歌:晋乐曲名。
相传是晋女子子夜所作。
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
峡云:三峡山高云低,传巫山神女在焉,此借指巫山神女。
朔雁传书:指苏武以雁传书之事。
湘篁染泪: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
他的两个妃子哭舜,泪滴竹上,遂生斑点,所以称湘妃竹。
篁:泛指竹子。
颜色:容颜,面色。
托微波:言无路可通,故借诗以通情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豪放与深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哀怨之情。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回忆起往日与所爱之人的欢乐时光,但现在却只能在月下独自徘徊,唱着凄凉的夜曲,内心充满了酸楚和不舍。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这两句通过对峡谷中飘渺云烟和潺潺溪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无尽追寻与困惑。峡云不见踪迹,溪水也不知所向,只能凭借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朔雁指边塞的雁鹅,这里用它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而“传书绝”则意味着与远方之人的联系已经中断。而“湘篁”即是古代一种乐器,诗人通过此物来表达自己的哀伤,泪水纷纷,显示了内心深处的痛苦。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最后两句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孤独。面对大自然,虽有万千思绪,却无法真正与之对话,只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微小的波澜之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细腻的情感描摹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诗人深切的离愁和无尽的哀思,是一篇集豪放与婉约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离席

出宿金尊掩,从公玉帐新。

依依向馀照,远远隔芳尘。

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

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荷花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高松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

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

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鸾凤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

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

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

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