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堤紫骝何处,剩愁痕沁水。
短亭外,暮雨筝篷,烛花低颤凉蕊。
对拥被、鸾双倚镜,蟾孤生怕啼妆坠。
正金茎捧露,和盘托出秋思。
扇帕题诗,灯船载酒,有调冰公子。
待湘簟、卷尽云悰,鸳边旧恨应至。
问情丝、为谁断续,尚缠绵、粉郎纤指。
莫悤悤,负了当时,脸情眉意。琼娘暗泣。
向柔乡伴夜无寐。
漫赢得、钿床梦醒,珊屏酒醒,万点秋魂,销成铅泪。
绛绡轻剪,绀纱低护,相逢别浦频倾盖,解明珰、也似羞憔悴。
莲房绿小,知他一寸回肠,苦在个侬心里。
霓裳舞破,自别珠宫,料怨红颦翠。
还怕是、真妃旧袜,化作行云,又被西风,梦中吹起。
闲鸥冷眼,曾窥影事,闹红单舸菱唱杳,抖荷衣、独把霜阑倚。
等闲写尽龟兹,淼淼横波,相思一纸。
不详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凉意嵌鸳被,金井吟蛩,又唤秋魂起。
倚树无眠,玉阶风露如水。
问今夜、听雨江南,有几个、飘零才子。还料理。
秋词半箧,腻尘盈纸。帕绫写尽相思字。
向人间、但感纨忏绮。卖药文箫,凤云春隔千里。
甚青天、碧海年年,消不得、泪蟾枯死。愁未已。
寻梦一灯蕉底。
泪尾弹潮,眉心拥岫,短篷江上。
红桥画舫,曾听杜娘秋唱。
到而今、青衫未乾,盟鸥学得飘零样。
似小楼听雨,残筝短烛,梦昏罗帐。事往。成惆怅。
又换了年时,卖花门巷。蘋洲打桨,剩有冷鸳堪傍。
那知人、吹瘦玉箫,情天老去秋无恙。
但舞枫、一叶题红,带愁遮断港。
蘋湾打桨归来晚,相逢旧鸥俱老。
剩墨题笺,残衫换酒,一样飘零怀抱。绿眉凋早。
又蝶病花前,蝉悽树杪。
凉入西楼,故人独夜梦魂悄。
几回剪灯留话,甚卖花门巷,生遍秋草。
笛眼肥烟,琴心瘦雨,中有别愁多少。词仙去了。
问谁与商量,吟秋碎稿。候馆无眠,暗蛩啼到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