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圣寿山夏日避暑的清幽与静谧之感。首联“桐相山西暑气微,碧萝凉吹透絺衣”以桐相山的凉爽氛围开篇,通过“暑气微”和“凉吹”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避暑环境,诗人穿着轻薄的絺衣,感受着山中微风带来的凉意。颔联“岩前倚杖看云起,松下横琴待鹤归”进一步展现了一幅静谧的山中景象,诗人倚杖于岩石前,静静地观赏云雾的升腾,又在松树下弹奏古琴,等待仙鹤归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颈联“白眼看人多变态,青云得路有危机”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洞察与思考。诗人以白眼看待世间的人情冷暖,认为人性多变,难以捉摸;同时,也暗示了追求高远目标(如青云得路)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与挑战,暗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尾联“下方风浪休回首,深闭柴门到夕晖”收束全诗,诗人告诫世人不必回头观望下方的风浪,而是要坚定地关闭柴门,享受此刻的宁静与美好,直到夕阳西下。这一句既是对避暑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态度,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为过去或未来的忧虑所困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