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其六)

道者强名立,清虚隐显深。

欲行千里路,别探一般心。

景象空天远,何劳意马寻。

玄谈通智慧,曩劫至从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道士以强名自立,清静虚无之道深藏不露。
想要走千里的路,还需探索那不同寻常的心灵之旅。
眼前的景象广阔如天空大地,无需刻意追寻内心的想法。
深入玄妙的谈论能通达智慧,从前的劫难直到如今都成为过往。

注释

道者:道士。
强名立:以强名自立。
清虚:清静虚无。
隐显深:深藏不露。
欲行:想要。
千里路:千里的路。
别探:还需探索。
一般心:不同寻常的心灵。
景象:眼前的景象。
空天远:广阔如天空大地。
何劳:无需。
意马寻:刻意追寻内心。
玄谈:玄妙的谈论。
通智慧:通达智慧。
曩劫:从前的劫难。
至从今:直到如今。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赵炅所作,名为《逍遥咏》之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修养与追求自由心境的诗句。

“道者强名立,清虚隐显深。”这里“道者”指的是追寻道德、修炼身心的人,他们建立起坚定的品格和内在的修为,而这种品质又是难以言传的,需要通过内心体悟去感知。

“欲行千里路,别探一般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这里的“千里路”象征着一段长远且艰辛的旅程,而“一般心”则是指那种超脱世俗、专注内在的心态。

“景象空天远,何劳意马寻。”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外在的景色与心灵的距离变得遥远而模糊,不再需要通过思考去追求和探索,因为内心已经达到了超然物外的状态。

“玄谈通智慧,曩劫至从今。”这里“玄谈”指的是深邃难以理解的道理,“通智慧”则是说这种深奥的道理能够引导人们获得智慧。"曩劫至从今"表达了时间的长远和历史的延续,暗示着智慧是跨越古今、历久弥新的。

整首诗通过对修养、自由心境的追求,以及对于深邃道理与智慧的探讨,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至高无上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咏(其五)

一法从何有,三皇五帝前。

周知多异境,猛利要精专。

我命须依道,阴功及物缘。

善心通感应,动静理深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逍遥咏(其七)

物情通万象,达者便忘机。

各具含灵性,狐疑有是非。

知天修福惠,如日莹光辉。

认取好歧路,恶去善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逍遥咏(其三)

逍遥通物性,大道有圆方。

山谷高深浅,人心自短长。

阴阳穷岂竭,造化入无疆。

尘埃飞作垢,惊雁不成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逍遥咏(其二十)

还源根本杳难穷,秘密玄微造化中。

白日昏迷常不见,青龙雾晓大家同。

阴阳表里和烟碧,天地相鲜似火红。

直要审详知道理,丹成千载上升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