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内兄伯雨

朔风一何劲,飘然江上吹。

江南一夜梅花发,积雪朝看亦满墀。

雪色梅花两相映,都门无处无芳径。

一尊携酒远来此,望里青山道傍水。

与君同生渤海域,君家淄南我淄北。

少年弄笔竞为文,一日称名俱可识。

遭时吾忝尚书郎,已复君称宰邑良。

功能不独明廷最,公等今扶汉道昌。

赫赫留朝六补阙,从此官论青锁月。

四海流传贾谊书,千秋如未欧阳没。

而我迂愚世所嗔,纷纷情态后来新。

不能东耕避贤者,空复南冠学事人。

蓬鬓沙颜谁复怜,遥山瘴水昨来旋。

东城并马是何日,南国啼莺二月天。

杨柳青青大江涘,江流浩浩思归子。

君行过阙觐衣裳,吾继还乡问桑梓。

云里长松碧石枝,朝来满树绿萝丝。

丝萝讵拟今如是,天马由来众不知。

犹及观涛八月回,况复登高九日杯。

黄花入手便芳馥,清江照人无尘埃。

儒宫旧在鸡鸣麓,谏垣能枉鹿头毂。

无数名山许共行,不时绿酒欢方逐。

谓来相逢得相守,岐路惊人又分手。

客中孤游空我情,海上殊观尽君有。

宾还宴罢东将去,此际看君空百虑。

过鸟交啼把袂前,归云故绕翻旌处。

男儿所至要名成,不须别泪纷纷倾。

煌煌为良二千石,台鼎他年在此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李舜臣的《赠别内兄伯雨》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兄即将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以朔风、江面的景色开篇,描绘了江南冬夜的景象,梅花盛开,积雪满地,形成了一幅清冷而美丽的画面。接着,诗人回忆了与内兄共同的青春岁月,称赞彼此才华横溢,仕途显达。

诗中提到“云里长松碧石枝”、“儒宫旧在鸡鸣麓”,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人祝愿内兄在仕途上步步高升,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鼓励。然而,离别之际,诗人也感叹自己的漂泊不定和仕途坎坷,表达了孤独之情。

最后,诗人以豪迈的语气结束,鼓励内兄不必因别离而伤感,期待他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不舍,又有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未来的寄寓,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送苏一峰侍郎献绩如京苏旧铨司

日色覆平津,年光催别晨。

江帆今送客,水镜旧为人。

城阙融残雪,山河入早春。

寄言花共柳,好作道途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曹给事赴京

谏议官应重,看君此一时。

书因规社上,名始赋台知。

过阙春将晚,扬帆雨乍随。

江流亦东去,怀主共如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孙京兆致仕归慈溪

城郭顿生姿,金陵坐镇时。

致身时辈许,乞疾主恩推。

人老攀江上,山林卧海涯。

祗应五色诏,名德复娄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伦彦式祭酒奉其太夫人归养南海

君著老莱衣,非欢昼锦归。

师筵新礼乐,帝幄旧恩晖。

路入黄花满,樯随彩雾飞。

三年高义在,复尔恋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