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当涂朱仲敏

甚与时流道不同,南朝台阁是家风。

高闲几格图书畔,冷澹门庭树石中。

因寄诗牌寻胜景,拟投文卷数名公。

荣登显达他年后,应笑冥冥弋者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与当时的潮流截然不同,我家世代传承南朝官宦的风气。
在高雅闲适的书房旁边,我家的庭院清冷而宁静,只有书本和石头做伴。
我借此诗牌寻找美丽的景色,打算向名人投递文章。
将来如果我有幸出人头地,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可能会以我为笑谈,就像弋射天空的鸿雁被嘲笑一样。

注释

甚:非常。
时流:当时流行的风气。
道:道路,这里指人生道路。
不同:不相同。
南朝:古代中国南北朝时期。
台阁:朝廷的官署或显贵人家。
家风:家族的传统风格或作风。
高闲:高尚闲适。
几格:几案边。
图书畔:书籍旁边。
冷澹:清冷淡泊。
门庭:家庭庭院。
树石中:庭院中的树木和石头。
寄诗牌:写诗来表达。
寻胜景:寻找美丽的风景。
拟投:打算投递。
文卷:文章卷轴。
数名公:拜访有名的学者或官员。
荣登:荣耀地登上。
显达:显赫的地位。
他年:未来某时。
弋者鸿:弋射鸿雁的人,比喻追求名利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赠给朱仲敏的作品,表达了对朱仲敏与世俗不同的赞赏和对其未来可能成就的期许。首句“甚与时流道不同”直接点出朱仲敏的独特个性,不随波逐流。接着,“南朝台阁是家风”暗示了朱家世代有高尚的品行和文化修养,如同南朝时期的清贵气象。

诗中提到“高闲几格图书畔”,描绘了朱仲敏在书香氛围中的闲适生活,寓含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冷澹门庭树石中”则进一步刻画他的淡泊名利,寓居环境的简静与自然之美。

诗人通过“因寄诗牌寻胜景,拟投文卷数名公”表达对朱仲敏才华的肯定,认为他有能力通过诗歌和文章结交名流。最后两句“荣登显达他年后,应笑冥冥弋者鸿”预祝朱仲敏将来能取得显赫地位,同时以“弋者鸿”暗喻那些追名逐利之人,暗示朱仲敏将凭借真才实学而非投机取巧而获得成功,令人钦佩。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朱仲敏的品格和才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赠张绘秘教九题(其三)诗匠

诗流有匠手,万象片心通。

山落分题月,花摇刻句风。

劳形忘底滞,巧思出樊笼。

唐律如删正,斯人合立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赠张绘秘教九题(其五)诗狂

岸帻都旁若,穷搜无遁形。

写嫌僧阁窄,吟怕酒船停。

绝顶寒曾上,闲门夜不扃。

兴阑犹拍髀,毫末视青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赠张绘秘教九题(其一)诗将

风骚推上将,千古耸威名。

子美尝登拜,昌龄合按行。

笼纱疑旆影,击钵认金声。

唱和知谁敌,长驱势已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张绘秘教九题(其二)诗家

风月骚人业,相传能几家。

清心长有虑,幽事更无涯。

隐奥谁知到,陵夷即自嗟。

千篇如可构,聊拟当豪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