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月骚人业,相传能几家。
清心长有虑,幽事更无涯。
隐奥谁知到,陵夷即自嗟。
千篇如可构,聊拟当豪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赠张绘秘教九题(其二)诗家》,主要探讨了诗歌创作这一风雅之事。首句“风月骚人业”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崇高评价,认为这是文人骚客的传统事业。接下来,“相传能几家”暗示了诗歌创作并非易事,能够真正精通并流传后世的并不多。
“清心长有虑”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专注与深思,他们需要保持一颗清明之心,不断思考和忧虑如何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而“幽事更无涯”则强调了诗歌世界的广阔无垠,创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和挖掘。
“隐奥谁知到”表达了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往往不为常人所理解,只有少数知音才能体会其中的微妙之处。诗人接着感叹“陵夷即自嗟”,意指随着时光流逝,优秀的诗歌可能会被忽视或遗忘,这让他感到惋惜。
最后两句“千篇如可构,聊拟当豪华”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期许,希望即使在艰难的时代,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能够媲美古代豪杰之作的篇章,以此来丰富文学宝库。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诗歌艺术的价值,同时也揭示了其创作的艰辛与挑战,以及诗人对于传承和发扬诗歌传统的决心。
不详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青镂墨淋漓,珊瑚架最宜。
静援花影转,孤卓漏声迟。
题柱吾无取,如椽彼一时。
风骚兼草隶,千古有人知。
矗方标胜概,读处即忘归。
静壁悬虚白,危楼钉翠微。
清衔时亦有,绝唱世还稀。
一片题谁作,吾庐水石围。
唐贤存雅制,诗笔仰防闲。
递去权应紧,封回债已还。
带班犹恐俗,和节不妨山。
酒箧将书簏,谁言季孟间。
数题留粉堵,还胜在屏风。
坐读棋慵下,眠看酒恰中。
僧房秋色冷,山驿晚阳红。
更有栖迟句,家徒一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