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上径山兼简妙喜老人(其二)

半幅全封一字无,莫嫌者也及之乎。

还将昔日芭蕉语,写作王公十道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僧侣修行生活的独特见解。"半幅全封一字无",描绘了一幅画面,仿佛在说,即使只有一半的纸张被封住,却没有任何文字,暗示着事物的表象与内在深意之间的巨大差距。"莫嫌者也及之乎",则进一步强调了对于表面现象不应轻易下结论,需要深入思考和理解其背后的含义。

"还将昔日芭蕉语",将话题转向了过去,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智慧或故事,通过芭蕉这一自然元素,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传承。"写作王公十道符",则以王公贵族的礼仪制度为喻,暗示了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准则如同古老的礼仪一样,是指导人们行为的重要法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探讨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清明,以及如何从看似简单的现象中洞察深刻的道理。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思考,寻找内在的真理和智慧。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支提秀和尚

尊宿老河东,丛林之眼目。

灵明剑倚天,秀润山含玉。

忆昨台雁行,再拜初接足。

森严听法徒,天冠千眷属。

不以空也愚,斯事力见笃。

别来化城钟,屡度新丰曲。

一字妙无传,四方牢记录。

安得从之游,寒泉荐秋菊。

形式: 古风

合三韵酬梦石二首(其一)

老人说法山答钟,不以一重去一重。

后生望道未之见,镂冰琢雪徒彫虫。

门前蚁合忽雷吼,虫臂堕阶争出手。

三文捞波年代深,化成老婆黑而丑。

东山击节梦石歌,空花之影阳焰波。

不知真伪争几何,高烧榾?春寒多。

形式: 古风

合三韵酬梦石二首(其二)

淡齑薄粥歠两钟,粗疏恶布著两重。

大开摩醯顶门眼,莫作师子身中虫。

石头未必能真吼,临济只是栽松手。

焚其禅版增其光,受其鈯斧彰其丑。

梦石击节东山歌,亘天烈焰横清波。

小僧再拜问如何,三十山藤未是多。

形式: 古风

胡相士求偈三年予不说今秋复此与之

道人无心宁有相,以相求之无乃妄。

更言寿夭吉与凶,空里觅痕镜中像。

胡君得处初不然,无相之中以相言。

圣凡良贱皆一目,但有丝毫俱现前。

说既无私听无忤,祸福死生皆梦事。

我惟以此入世间,犹如化人观幻士。

孙阳于马师旷琴,未可与之同日语。

老僧大笑客出门,秋云驾雨过前村。

去去不须谈此老,三年一偈真赚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