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

风日倚馀勇,扶春不自由。

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

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

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凭借剩余的力量,不由自主地扶持着春天前行。
在家里时,我们曾经只见过一面,如今我带着它来到了别的地方。
在柳絮纷飞之后,酴醾花儿相约绽放,黄莺之前,杜鹃鸟却带来了忧愁。
最近没有官府的责罚,我过着闲散的生活,还有什么更多需求呢?

注释

风日:晴朗的天气。
倚:依靠。
馀勇:剩余的力量。
扶:扶持。
不自由:不由自主。
在家:在家里。
半面:只见过一面。
他州:别的地方。
絮后:柳絮之后。
酴醾:一种花。
约:约定。
莺前:黄莺之前。
杜宇:杜鹃鸟。
愁:忧愁。
新来:最近。
吏责:官府的责罚。
萧散:闲散。
何求:还需要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萧散》,表达了作者在春风和煦、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感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首句“风日倚馀勇”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仿佛余力尚存,充满活力;“扶春不自由”则写出诗人顺应自然,享受春光的洒脱。

接下来,“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回忆起在家时与春天的亲密接触,春天仿佛跟随诗人迁徙至新的地方,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句中“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通过“酴醾”和“杜宇”的意象,寓言了春天的繁花和杜鹃鸟的啼声,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期待。

最后两句“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诗人感叹自己摆脱了官场的烦扰,得以过上闲适、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满足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雪中领客湖庄

天上琼林会,人间瑞物图。

山藏真面目,地涌巧工夫。

领客惊闾巷,携家窘仆奴。

却思边戍地,著铁更弯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鹿鸣小集奉饯赴省诸公

便从场屋了经纶,看取朝家诏选抡。

天赋忠良须努力,人生温饱岂荣身。

鼎来时事方忧国,到底儒冠不误人。

青紫拾来馀事耳,直应尊主庇斯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黄季通挽章

世务经心早,乡评好弟昆。

但为三径乐,无间一家言。

已作贤关梦,争如藻鉴冤。

霜严中夏发,桑柘老南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喜晴(其二)

醉入机缄喜不胜,几多风雨一番晴。

扫除氛祲乾坤大,拂试光辉日月明。

万计官逋纾吏责,十分灯夕看人情。

熙熙不但春台乐,从此东南说建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