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小集奉饯赴省诸公

便从场屋了经纶,看取朝家诏选抡。

天赋忠良须努力,人生温饱岂荣身。

鼎来时事方忧国,到底儒冠不误人。

青紫拾来馀事耳,直应尊主庇斯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从此结束了考场生涯,等待朝廷的选拔任命。
天生的忠诚之人应当努力,人生的目标岂止于温饱。
面对国家大事忧虑重重,毕竟读书人不会误国。
官位不过是余生之事,真正重要的是尊崇君主,庇护百姓。

注释

场屋:科举考试的场所。
经纶:治理国家的才能。
朝家:朝廷。
诏选抡:皇帝的诏书选拔。
天赋:天生的才能。
忠良:忠诚且有才能的人。
岂:难道。
荣身:个人的荣耀。
鼎来:指国家权力的转移。
方:正在。
忧国:关心国家大事。
儒冠:读书人的帽子,代指读书人。
误人:误导人。
青紫:古代高级官员的服饰,象征官位。
拾来:得到或获得。
尊主:尊敬君主。
庇斯民:保护和庇护人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的《鹿鸣小集奉饯赴省诸公》。诗中表达了对即将赴任官员们的期许和劝勉。首句“便从场屋了经纶”暗示了这些官员们通过科举考试掌握了治国理政的知识;“看取朝家诏选抡”则强调了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性和公正性。

第二句“天赋忠良须努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尽忠效力;“人生温饱岂荣身”则提醒他们,追求个人的物质富足并非人生的最高目标,真正的荣耀在于为百姓谋福利。

“鼎来时事方忧国”进一步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关注,希望他们在权力在手时能以国事为重;“到底儒冠不误人”肯定了读书人的价值,认为他们凭借学问可以为社会做出正确决策。

最后两句“青紫拾来馀事耳,直应尊主庇斯民”点明,真正的成功在于辅佐君主、保护民众,而官位和爵禄只是副产品。整首诗充满了对官员们的道德期许和责任感的强调。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黄季通挽章

世务经心早,乡评好弟昆。

但为三径乐,无间一家言。

已作贤关梦,争如藻鉴冤。

霜严中夏发,桑柘老南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喜晴(其二)

醉入机缄喜不胜,几多风雨一番晴。

扫除氛祲乾坤大,拂试光辉日月明。

万计官逋纾吏责,十分灯夕看人情。

熙熙不但春台乐,从此东南说建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喜晴(其一)

捷书迟报已惊神,不分龙公巧障人。

倾倒从头悭涩雨,破除当面艳阳春。

有园未赏阴连屋,无地言归水拍津。

报道纤埃归洞壑,本来山色任横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寒露日阻风雨左里诗

久谓热当雨,兹来归近家。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问仙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