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

御跸下都门,军麾出塞垣。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

睿曲风云动,边威鼓吹喧。坐帷将阃外,俱是报明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注释

御跸:帝王的车驾。
戎轩:指兵车;亦以借指军队、军事。
阃外:阃,门槛;郭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出征的壮观场景,展示了古人对边塞战事的豪迈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雄健,每一句都透露出强烈的战争氛围和民族英雄主义精神。

"御跸下都门,军麾出塞垣"开篇便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将帅率军出征的情景。"御跸"指的是皇帝的行宫或是皇帝亲自巡视的地方,这里暗示着这次出征得到了皇上的重视和支持。"军麾"则是指军队的旗帜,代表了军队的象征,这里的"出塞垣"形象地表达了军队开赴边疆的壮举。

接着的"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更进一步描绘了行进中的军队景象。"长杨"和"细柳"都是常见的春日景物,但在这里被用来形容军马和战车,它们穿梭于杨柳之间,给人一种力量与美丽并存的感觉。"跨武骑"和"接戎轩"则强调了军队的威武和战斗力。

"睿曲风云动,边威鼓吹喧"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场即将到来的战役。"睿曲"指的是曲折的山川,这里的"风云动"象征着战争的气氛紧张。而"边威"则是边塞之地的军威,"鼓吹喧"则形容了战争前的紧张和热烈。

最后的"坐帷将阃外,俱是报明恩"表达了一种忠诚和使命感。"坐帷"指的是坐在帐内,即在营帐中指挥作战,而"将阃外"则意味着将军站在边塞之外,这里强调了将士们对皇恩的回报和对国家的忠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战争场面的结合,展现了一种边塞英雄主义的情怀。它不仅展示了军队的威武,更传达出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收录诗词(29)

郑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赃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败邙,被诛

  • 字:文靖
  • 籍贯:河北沧县(属沧州)
  • 生卒年:?- 710

相关古诗词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晨跸凌高转翠旌,春楼望远背朱城。

忽排花上游天苑,却坐云边看帝京。

百草香心初罥蝶,千林嫩叶始藏莺。

幸同葵藿倾阳早,愿比盘根应候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采莲曲

锦䋏沙棠舰,罗带石榴裙。

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

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秋闺

征客向轮台,幽闺寂不开。

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

虚幌风吹叶,闲阶露湿苔。

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胡笳曲

汉将留边朔,遥遥岁序深。

谁堪牧马思,正是胡笳吟。

曲断关山月,声悲雨雪阴。

传书问苏武,陵也独何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