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和前韵

小窗厌读牛毛书,径思一苇航江湖。

英英山色著眉宇,炯炯波光明发肤。

清风蓑笠明月棹,为我洗濯尘埃裾。

功名暂寄痴儿手,烟云且与閒人娱。

浴凫飞鹭总相识,近水远山俱可庐。

东游会稽略沧海,西跨震泽窥姑苏。

小官趋事苦奔走,大官忧国多嗟吁。

幸今未挂衣冠籍,浮家泛宅谁能拘。

天朝多士森列宿,氐房奎壁牛女虚。

如公第一等人物,故应策辔飞云衢。

得印安用如斗大,握笔会使如椽粗。

玉堂静夜掣铃索,卧听宫点鸣铜壶。

日閒剖茗碎鸾凤,霜清把酒倾醍醐。

记取江南子王子,溪边共立春风蒲。

及今未趋紫宸列,尚容时挽张公须。

奚奴剩背古锦囊,与公痛咀溪山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小窗”、“江湖”、“英英山色”、“清风”、“明月”等,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句“小窗厌读牛毛书”,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读书生活的厌倦,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径思一苇航江湖”,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向往,希望像一叶扁舟在广阔的江河中自由航行。

接下来,“英英山色著眉宇,炯炯波光明发肤”,通过山色和波光的描写,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色,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明亮。而“清风蓑笠明月棹,为我洗濯尘埃裾”,则以清风、蓑笠、明月、船桨等元素,构成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以及对世俗尘埃的洗涤。

“功名暂寄痴儿手,烟云且与閒人娱”,体现了诗人对功名的淡然态度,认为功名只是暂时寄托于他人,更愿意与闲适之人共享自然之乐。接着,“浴凫飞鹭总相识,近水远山俱可庐”,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山水生活的向往。

“东游会稽略沧海,西跨震泽窥姑苏”,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探索精神,以及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欣赏。然而,“小官趋事苦奔走,大官忧国多嗟吁”,又揭示了官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与诗人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形成对比。

最后,“幸今未挂衣冠籍,浮家泛宅谁能拘”,表达了诗人庆幸自己尚未被官职束缚,可以自由地漂泊生活。而“天朝多士森列宿,氐房奎壁牛女虚”,则以星宿的比喻,赞美了天朝人才济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如公第一等人物,故应策辔飞云衢”,是对诗人高尚人格的肯定,认为他应当在高位上施展才华。而“得印安用如斗大,握笔会使如椽粗”,则再次强调了诗人对物质功利的淡漠,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精神层面的追求。

“玉堂静夜掣铃索,卧听宫点鸣铜壶”,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而“日閒剖茗碎鸾凤,霜清把酒倾醍醐”,则是对日常生活的美好享受,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记取江南子王子,溪边共立春风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以及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愿望。最后,“及今未趋紫宸列,尚容时挽张公须”,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以及对未来可能变化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功名的淡泊、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又次韵

眼前事事皆可书,秋叶满江烟满湖。

霜风细织红锦幄,露菊洗出黄金肤。

山南山北蹑飞径,步步藤梢牵客裾。

褰裳飞下蒹葭浦,纷纷鸥鸟来相娱。

渔火深明隔桥浦,炊烟出没临溪庐。

溪山洗断鸳鸯梦,犀篦不忆钱塘苏。

百年日月走双毂,万古兴亡同一吁。

角鹰肯恋绣鞲稳,野马不受金羁拘。

功名贵富两安用,乌有先生并子虚。

不图操笔赋清庙,但思击壤赓康衢。

何时再踏故山麓,芭蕉长大桤栽粗。

夜畴娟娟湿翻露,春林聒聒听提壶。

鱼肥不用去熊掌,酒浊正是胜醍醐。

一区春雨熟瓜芋,半溪秋水繁菰蒲。

侯门亦复怜稚子,下状不敢劳长须。

吾生一饱足已矣,岂复过意求膏腴。

形式: 古风

赠戴渔

李氏小房何必庐,颜氏心斋自有书。

吾衰久矣不复梦,子归求之师有馀。

千春杏花开阙里,万代风声吟舞雩。

静听犹闻唤回也,惊起不觉呼参乎。

茫茫空里撮不得,历历个中殊不疏。

一点外皆閒事业,三声中有大工夫。

莫欺山东老王质,拨醒江南穷戴渔。

若逢有眼但举似,漫敲此骨真何如。

能于灵府钻三寸,敢许孟门增一徒。

清风各自在何处,明月相看元不孤。

他还见汝不见汝,定是故吾非故吾。

形式: 古风

用和游次公韵赠慧琏

行到山深山愈青,山青水青青照人。

水光易昼而难夜,山态虽秋而亦春。

鱼窠在水不知湿,鸟翮凭空能自直。

霞绮横飞总是红,浪花才起浑无碧。

形式: 古风

再和示琏

秋林秋叶无全青,手先把者山中人。

不独秋风早来到,寒食清明随立春。

倒飞斜日光不湿,吹断长虹影皆直。

娟妙全存惨淡中,一寸不如一分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