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友夏同孟阳无敕亦因修之君长过林女郎天素月下听天素弹琴琵琶因索余诗走笔纪事

西湖别谭子,离绪不可理。

载酒觅一欢,美人在湖涘。

美人闺中秀,兴会托山水。

笔墨出生气,坐觉山水死。

清音到丝竹,所贵岂悦耳。

初为弹琵琶,四弦万绪起。

再为抚七弦,幽怀历妙指。

我携三弦客,嘈杂亦可喜。

新声世所尚,古调并乃鄙。

都生閒止人,琴理协静女。

竟弹毕清夜,月落灯未巳。

百年寡此欢,终悲别谭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西湖边别离的情景,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首句“西湖别谭子”,点明地点与人物,西湖作为背景,增添了诗的意境。接下来,“离绪不可理”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愁绪难以言表,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载酒觅一欢,美人在湖涘”描绘了诗人试图借酒消愁,寻找片刻欢愉,但真正的欢乐却在湖畔的美人身上。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暗示了美人给予的慰藉。

“美人闺中秀,兴会托山水”赞美了美人的才华横溢,将情趣寄托于自然山水之中,体现了她高雅的品味和超脱的情怀。

“笔墨出生气,坐觉山水死”对比强烈,通过美人的笔墨赋予了山水以生命,而没有她的存在,山水仿佛失去了生机,突出了美人的艺术魅力。

“清音到丝竹,所贵岂悦耳”强调了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精神层面的触动,而非单纯的感官享受。

“初为弹琵琶,四弦万绪起。再为抚七弦,幽怀历妙指”描述了美人的演奏技艺高超,琵琶和七弦琴的音符如同情感的波澜,深深触动人心。

“我携三弦客,嘈杂亦可喜。新声世所尚,古调并乃鄙”表达了诗人对新音乐的欣赏,同时也对传统音乐有所保留,体现了他对音乐多样性的包容态度。

“都生閒止人,琴理协静女。竟弹毕清夜,月落灯未巳”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氛围,以及美人在月光下弹琴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和谐、静谧的美感。

“百年寡此欢,终悲别谭子”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朋友离别的哀伤,深化了主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自皋亭至塘栖舟中寓目有作

山雨惊客梦,晓晴山亦喜。

山僧惜我行,送我溪之涘。

轻舟如落叶,稳坐宛在水。

波纹动双趺,遥山逐面徙。

前林霜叶熟,风来散成绮。

丹黄积雨涯,时与菱荇抵。

不知塘栖路,沿山复几里。

离忧付汗漫,归兴亦容与。

形式: 古风

送王屺生归楚

顷与谭子别,辄作数日恶。

归来不数日,别酒为君酌。

老怀长寡欢,岁晚厌离索。

况君胸怀人,相对抉皮膜。

离言不敢深,恐为众所愕。

方今推楚材,纷纷富述作。

吾尤爱谭子,真意存澹漠。

此贤君所私,冥契应有托。

清霜满归樯,寒月照旅泊。

君其往及之,江边问青雀。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秋别

黄溪不肯长,白日易云暮。

分手只此时,扁舟东西路。

送君不能远,况敢留君住。

别泪何可吞,罗衣湿成故。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九日翏翏亭独坐看花感怀有作

去年桂花时,对花怀吾友。

今年见花发,所思人在否。

虚亭敞萧瑟,秋气变林薮。

清旸喜连朝,风物况重九。

西湖前月中,花枝已盈手。

江乡花发迟,归客幸不后。

前月赏花人,今朝复何有。

悲来不成欢,负此盈尊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