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屺生归楚

顷与谭子别,辄作数日恶。

归来不数日,别酒为君酌。

老怀长寡欢,岁晚厌离索。

况君胸怀人,相对抉皮膜。

离言不敢深,恐为众所愕。

方今推楚材,纷纷富述作。

吾尤爱谭子,真意存澹漠。

此贤君所私,冥契应有托。

清霜满归樯,寒月照旅泊。

君其往及之,江边问青雀。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送王屺生归楚》。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谭子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句“顷与谭子别,辄作数日恶。”描绘了诗人与谭子分别后内心的痛苦和哀伤,仿佛失去了重要的朋友。接着,“归来不数日,别酒为君酌。”写出了诗人再次见到谭子时,为了缓解离愁,特意准备了酒宴以示慰藉。

“老怀长寡欢,岁晚厌离索。”诗人感叹自己年岁已高,常常感到孤独,对于每一次的离别都格外敏感和哀伤。接下来,“况君胸怀人,相对抉皮膜。”则表达了诗人对谭子的深深理解和欣赏,认为他拥有真诚而深邃的心灵,两人能够坦诚相待,无所保留。

“离言不敢深,恐为众所愕。”诗人意识到在离别之际,言语难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担心会被周围的人误解或惊讶。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方今推楚材,纷纷富述作。”诗人提到当下的社会环境,人才辈出,创作繁荣,但同时也暗含对谭子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期待。

“吾尤爱谭子,真意存澹漠。”诗人直接表达了对谭子的喜爱,认为他的真诚和淡泊名利的态度最为可贵。

“此贤君所私,冥契应有托。”诗人相信谭子的才华和品德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最后,“清霜满归樯,寒月照旅泊。”描绘了谭子离开时的景象,清冷的霜满布归航的船帆,寒月照亮了旅途中的停泊之处,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氛围。

“君其往及之,江边问青雀。”诗人鼓励谭子勇敢前行,希望他在旅途中能找到知音,就像在江边询问青雀一样,寻找到心灵的共鸣。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谭子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离别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美好前程的祝愿。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秋别

黄溪不肯长,白日易云暮。

分手只此时,扁舟东西路。

送君不能远,况敢留君住。

别泪何可吞,罗衣湿成故。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九日翏翏亭独坐看花感怀有作

去年桂花时,对花怀吾友。

今年见花发,所思人在否。

虚亭敞萧瑟,秋气变林薮。

清旸喜连朝,风物况重九。

西湖前月中,花枝已盈手。

江乡花发迟,归客幸不后。

前月赏花人,今朝复何有。

悲来不成欢,负此盈尊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述梦

亭亭缟衣人,山头坐凉月。

招手谓我来,咫尺步难越。

相怜意分明,相望魂恍惚。

梦觉理何凭,烦忧向明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访秦心卿溪上懒园不遇有作

溪上好园亭,君家闻最胜。

经过已廿年,今始识三径。

翳然林水间,爱此飞阁映。

位置不在多,贵与风物称。

主人意疏豁,事事得真性。

我来不相值,维舟柳边暝。

见戴自无须,悠然发孤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