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宁对友人伦右溪的赠行之作,以“次韵”形式回应,情感深挚,意境深远。
首联“罗浮清梦惬襟期,每到梅花忆故知”,开篇即描绘出一幅清雅的画面,罗浮山的梦境与梅花相映成趣,勾起了诗人对老友的思念之情。这里运用了“罗浮”这一典故,象征着高远的境界和纯洁的情感,而“梅花”则寓意着友情的纯洁与坚韧。
颔联“烛剪西窗增客思,月明南国咏君诗”,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愁绪。在西窗之下,烛光摇曳,增添了几分离别的哀愁;而月光照耀下的南国,诗人却在吟诵友人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这两句通过场景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艰难蜀道分符晚,寂寞冯唐入署迟”,转而抒发了对友人仕途生涯的关切与感慨。蜀道之难,象征着人生的艰辛与挑战;冯唐入署的迟缓,则暗喻了友人在官场上的不顺与孤独。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现实境遇的同情,也是对其未来前程的担忧。
尾联“争说右溪经略手,待平番舶建牙旗”,则是对友人才能的肯定与期待。友人被赞誉为“经略手”,有能力解决边疆问题,建立军旗,平定外患。这不仅是对友人能力的认可,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事业成功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生活场景以及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