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登沧浪亭,复歌沧浪曲。
歌竟复长歌,杳杳山水绿。
天风吹散发,山月照濯足。
为谢独醒人,渔家酒初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表现了诗人登临高处,对着壮丽的自然风光所产生的情感和思考。诗人朱继芳以沧浪亭为背景,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融合,展现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我登沧浪亭,复歌沧浪曲。”开篇即设定了场景,诗人站在沧浪亭上,再次吟唱着那首沧浪之曲。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致敬,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歌竟复长歌,杳杳山水绿。”歌声结束后,又开始了新的长歌,山水间充满了一片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杳杳”形容了山水间郁郁葱葱的景象,“绿”色则是生命力的象征。
“天风吹散发,山月照濯足。”天风轻拂过诗人的头发,而远处的山月洒在诗人湿润的脚上。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为谢独醒人,渔家酒初熟。”最后,诗人提到要为谢灵运这位独自清醒的人而饮用的渔家酒已经酝酿初熟。这不仅是对前贤的致敬,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自然、生活和文学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年年塞草欲秋时,左右红旗说战机。
介胄粗官应有语,而今宰相好吟诗。
角声吹裂肺肝愁,说与将军莫逗留。
男子生当侯万里,死判马革海西头。
淡黄竹纸说蠲逋,白纸仍科不稼租。
努力经营犹恨晚,官司那问有钱无。
有薪可卖未须悲,满百青铜况有奇。
十指束枯从秃尽,不堪棘刺罥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