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绿缬裆,红绣裳,衫盘蜂蝶裙鸳鸯。

雕瑰错宝垂鬓长,紫冒翠盖行新妆。

蹁跹曲堤下回塘,画桡送入波中央。

罗袖卷起金钏光,摇轻撼脆敲短芒。

丹琼绀玉低复昂,沾裛薄粉扑嫩黄。

蚕腰蛛腹丝飘扬,列坐綵舫求比方。

笑声吃吃动明珰,挨蒲拂蓼次岸旁。

风吹落霞供晚凉,西城鸦鸦啼女墙。

归来索酒酌满觞,吴屏蜀帐围象床。

困卧不起灯烛张,琉璃盎缶丛生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绿色的绸缎衣,红色的绣花裙,衫上绣有蜜蜂蝴蝶和鸳鸯图案。
头上装饰着精美的宝石,紫色的发饰与翠绿的头冠映衬,她正打扮得漂漂亮亮。
她在弯曲的堤岸下的池塘边轻盈起舞,船桨划过水面,将她送到中央。
她的罗袖卷起,露出金手镯的光芒,轻轻摇动,发出清脆的声音。
她的笑声如丹琼绀玉般高低起伏,脸上薄施脂粉,显得娇嫩黄润。
她的身姿如同蚕腰细腰,蜘蛛腹部丰满,丝带飘扬,坐在彩船上寻找灵感。
笑声中,耳环叮当作响,她靠近水边的蒲草和蓼花,欣赏傍晚的落霞。
晚风送来清凉,西城的乌鸦在女墙边鸣叫。
回家后,她要酒来满斟一杯,周围是吴地的屏风、蜀地的帐幔,还有象牙床。
疲惫地躺在床上,灯火通明,四周香气缭绕在琉璃盎缶之中。

注释

绿缬裆:绿色的绸缎衣。
红绣裳:红色的绣花裙。
衫盘蜂蝶裙鸳鸯:衫上绣有蜜蜂蝴蝶和鸳鸯图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性在湖上采莲花的画面,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生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如“绿缬裆,红绣裳”、“雕瑰错宝垂鬓长”等,展示了采莲女的华丽装扮和优雅姿态。

在动作描写上,“蹁跹曲堤下回塘”表现出女性轻盈的步伐,而“画桡送入波中央”则是对她采莲时划船动作的生动刻画。诗中还通过“罗袖卷起金钏光”、“摇轻撼脆敲短芒”等句子,强调了女性的细腻与柔美。

此外,诗人还通过“笑声吃吃动明珰”和“归来索酒酌满觞”两句,传达了采莲女愉悦的情绪和生活的乐趣。最后,“困卧不起灯烛张,琉璃盎缶丛生香”则是对她夜晚休息时刻的描写,通过对照明与香气的细腻描述,使画面更加立体。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女性的美丽,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好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金凤花

花有金凤为小丛,秋色已深方盛发。

英英秀质实具体,文采烂然无少缺。

纤茎翩翩翠影动,红白纷乱如点缬。

谁云脆弱易飘堕,自卵至翼亦数月。

美人形相欲摹画,巧不得施暂自拙。

铺茸剪綵转难似,只把长条恣穿结。

眼前草木尽零落,怜尔开于此时节。

常疑一如小儿花,性命所系不忍折。

君不见昨夜雨,今朝风,一队惊飞返丹穴。

形式: 古风

金影轩

开轩俯清溪,正在修篁内。

霜筠抱冰节,爽气常四会。

主人厌俗客,日与此君对。

月上寒影来,满襟摇琐碎。

形式: 古风

钓竿

霜刀裁绿筠,桂饵挂轻缗。

敛迹天地间,侧身江海滨。

悠悠宝帐夜,寂寂烟波春。

何时投竿归,再与君子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雨后看山因忆黄世南先生诗以相招

新霜夜落群梢鸣,群风刮天为早晴。

南山向晓尽张列,颓岭断壑当空横。

开轩一见喜无量,走上高阁临飞甍。

层栏倚遍不能下,状貌秀活围双睛。

奔腾远近若波浪,爱极拟去中间行。

此时只恨少佳客,相共叫笑誇峥嵘。

我思黄子者奇士,趣向超越无俗情。

手提诗笔若椽大,到处咏物物有名。

我今此县颇幽僻,复在岁杪天气清。

溪中鱼蟹易寻觅,林下梨栗新收盛。

子如访我住旬浃,此品可备盘与觥。

遂驰仆马去邀子,愿子为我聊出城。

私心不独徒见子,亦愿播此山之声。

子如不见不为咏,可惜此山虚此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