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

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

形式: 词牌: 望远行

翻译

从绣帏里睡醒起来,妆已残褪浅淡,却也无意重新打扮。天花板尘埃积聚,金饰楼梯覆盖着苔藓,凤楼闺房十分的寂寞。柳絮在空中纷纷飘落,烟雾中的草丛苒苒茂盛,整天独自倚栏深思。遥望出远门的人,去洛阳的南面道路已是春天将尽,忧伤地盼望远人早归。
只有凝望,而没有办法消除离别的忧愁。只好暗自抛金沽酒痛饮。面对良辰美酒,徒然独饮,无奈反倒增添眼泪,更加悲伤。待你出游寻乐归来,故意解开外衣,又重新系上薄纱下裳,让你看看我瘦小的细腰,诚实的人那憔悴的模样。

注释

绣帷:绣帐。
指闺房内的床帐。
匀红:涂抹胭脂。
补翠:一作“铺翠”,意谓画眉。
藻井:绘有纹彩状如井口的天花板。
凝尘:凝满灰尘。
金阶:对台阶的美称。
藓:苔藓。
凤楼:本指宫中楼阁,此指女子闺房。
十二:即十二重,言闺房之深。
烟芜:云烟迷茫的草地。
苒苒:长势茂盛的样子。
永日:从早到晚。
画阑:雕花的阑干。
南陌:南面的道路。
悄归骑:即归骑悄,意谓不见思念的人骑马归来。
凝睇:凝望,注视。
暗掷:默默地拿了。
醪:酒。
争奈:怎奈。
游冶:出游寻欢。
故故:故意,特意。
解放:打开系着或束着的东西。
翠羽:即翠云裘,用翠羽编织成的云纹衣裙。
信人:诚实的人。

鉴赏

这首《望远行》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以女子的视角描绘了一幅闺中思妇的画面。词的开篇“绣帏睡起”,描绘了主人公慵懒地从梦中醒来的情景,而“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则展现出她慵懒而又略带忧郁的心情,无法精心打扮。

接下来,“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通过环境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冷清和孤独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孤寂与等待。“风絮纷纷,烟芜苒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落寞感,她独自在画栏边沉思,遥望远方,期待着远方的归人。

“南陌春残悄归骑”表达了对春天将逝、归期未定的无奈,而“凝睇”则写出她专注的眼神,试图用凝视来消解离愁。“暗掷金钗买醉”则是她试图借酒浇愁的方式,然而美景当前,只能徒增悲伤,泪水涟涟。

最后,词人设想游冶归来的爱人看到她憔悴的模样,可能会心疼,她故意解开翠羽装饰,重新系紧裙子,以此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和期待。整首词情感深沉,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婉约派词风的特点。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押[麻]韵

梁州令

梦觉纱窗晓。残灯掩然空照。

因思人事苦萦牵,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怜深定是心肠小。往往成烦恼。一生惆怅情多少。

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

形式: 词牌: 梁州令

梦还京

夜来匆匆饮散,欹枕背灯睡。

酒力全轻,醉魂易醒,风揭帘栊,梦断披衣重起。

悄无寐。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

日许时、犹阻归计。甚况味。旅馆虚度残岁。想娇媚。

那里独守鸳帏静。永漏迢迢,也应暗同此意。

形式: 词牌: 梦还京

清平乐

繁华锦烂。已恨归期晚。翠减红稀莺似懒。

特地柔肠欲断。不堪尊酒频倾。恼人转转愁生。

□□□□□□,多情争似无情。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