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瘦节苍骨耸,腻肤黄玉温。
苔间时卓地,月下屡敲门。
持赠松庐老,携寻水竹村。
归来倚空壁,夜气与俱存。
这首诗描绘了筇竹杖的独特魅力与寓意深远。开篇“瘦节苍骨耸,腻肤黄玉温”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筇竹杖的外在形态,竹节瘦削而苍劲,竹皮光滑如温润的黄玉,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坚韧与优雅并存之美。接着,“苔间时卓地,月下屡敲门”则通过场景的变换,赋予筇竹杖以生命,它在苔藓间独立,于月光下敲响心灵之门,仿佛在呼唤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追求。
“持赠松庐老,携寻水竹村”两句,点明了筇竹杖的用途与传递的情感,它被作为礼物赠予年长的僧侣,或是陪伴行者探寻水边竹林的小径,象征着对智慧与自然的向往,以及与之相契的深厚情谊。最后,“归来倚空壁,夜气与俱存”则以静谧的画面收尾,筇竹杖归于宁静之所,与夜间的清气相伴,暗示着内心的平和与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筇竹杖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对简朴生活、自然和谐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赵孟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崇尚。
不详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龙飞葛陂渚,鸠刻汉王宫。
未若山中竹,天然林下风。
一枝供燕喜,万里自蚕丛。
历尽峨嵋雪,深知节操同。
三峰近列砚池头,光照文房烂不收。
冰壑夜寒龙独卧,雪山春煖兔群游。
彩毫倚阁功应就,银管依栖价未酬。
别有珊瑚新琢样,策勋毕竟是谁优。
文木裁成体直方,高斋时伴校书郎。
坐摊散帙资弹压,风动残编待主张。
叶叶展舒迎雪牖,行行指点照萤囊。
但知持正无偏倚,尺寸何劳计短长。
樽设在堂,以俟俊乂。三山共承,雕琢错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