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绶东归十一首(其十一)

归路钱唐莫久留,西陵渡口趁官舟。

到家已是将残臈,好会亲邻酒旋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东归钱塘江畔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人归家的急切心情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归路钱唐莫久留”,既点明了友人的归途,也流露出一种催促之意,似乎在提醒友人,尽管路途遥远,但家就在前方,不应再停留。这句中“莫久留”三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又蕴含着一丝紧迫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次句“西陵渡口趁官舟”,则具体描写了友人到达钱塘江边的场景。西陵渡口是古代钱塘江上的重要渡口,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趁官舟”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友人急于回家的心情,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交通状况,以及友人可能面临的旅途艰辛。

第三句“到家已是将残臈”,通过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渲染了友人归家的急迫。臈,即腊月,农历十二月,此处用以指年末。诗句中的“已是”二字,强调了时间的紧迫,而“将残”则暗示了年关将近,家的温暖与团聚的渴望更加迫切。

最后一句“好会亲邻酒旋篘”,则是对友人归家后情景的展望。诗人想象着友人与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共享佳酿的温馨画面。这里的“好会”二字,充满了期待与喜悦,预示着友人归家后的欢愉与和谐,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生活的美好。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友人归家的急切与喜悦,以及家的温暖与团聚的幸福。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九月八日灞桥戏题

驴背萧萧帽影偏,斜风落日灞桥边。

玉堂仙客无人识,谩说当年孟浩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客窗

客窗风雨夜沉沉,形影凄然独拥衾。

只有青灯如骨肉,寂寥相伴到更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宿宁远县道中题田家二首(其一)

门前柳树绿云屯,院里梨花白雪新。

满目春光谁占得,不应也复有来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宿宁远县道中题田家二首(其二)

携妻抱子白头翁,远出城西近坞东。

却笑长安名利客,半生多在别离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