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抚勾古意六首(其二)

岁月走舟壑,不能老乔松。

何如取尘劫,安置弹指中。

我老世不要,闭关师道踪。

自欣方得计,人笑伎之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与修行的深刻思考。首句“岁月走舟壑,不能老乔松”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岁月如同流水,不断在山谷间奔腾,却无法让古老的乔松枯萎,以此暗示时间虽能改变万物,但真正的生命力量是超越时间的。

接着,“何如取尘劫,安置弹指中”则进一步探讨时间的概念,提出将漫长的时间压缩到一瞬间的想法,仿佛尘世的苦难与轮回可以在一弹指之间得到解决或安置,体现了诗人对于时间观的独特见解和对解脱之道的追求。

“我老世不要,闭关师道踪”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修行道路的坚定追求。他选择远离尘世的喧嚣,闭门苦修,追随佛法的足迹,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最后,“自欣方得计,人笑伎之穷”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外界的不解。他为自己找到的修行方法感到欣慰,但同时也意识到,这种追求可能不被世人理解,甚至被视为技艺的穷尽,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修行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时间价值以及修行之路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其三)

长松援丈萝,无事登青冥。

因缘偶然尔,初非出经营。

我受气类似,抡材置勿听。

翟公亦痴绝,书门议交情。

形式: 古风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其四)

午梦清断续,殷鬓飞蚊鸣。

微风亦见戏,故掩读残经。

相见洞天晓,雾重花冥冥。

秀句吐奇丽,乃尔未忘情。

形式: 古风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其五)

秋晚凋红翠,幽怀到眉峰。

玉纤弄彩笔,落纸翩惊鸿。

道山归计好,高情付疏慵。

何独谢夫人,特有林下风。

形式: 古风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其六)

暮年一杯春,愁边赖开拓。

醉乡归路稳,城郭见隐约。

万事付颓然,破帻风堕落。

胸次竟何有,八窗洞空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