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报答春光须著语,年来老我不能奇。
风前娟好有馀态,未必此花如此诗。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名为《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其二)》。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与时俱进的自嘲。
"报答春光须著语,年来老我不能奇。"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春天给予自然界生机与活力的感激之情,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活力和创造力,无法再有所作为。
"风前娟好有馀态,未必此花如此诗。"
这两句描绘了牡丹花在春风中的优雅姿态,似乎还有剩余的美丽与情韵。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对比,即牡丹之美虽难以用文字完全捕捉,但仍要尝试去写下这份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和花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个人能力有限以及艺术创作的困难与挑战等主题。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颇具意境的古典诗歌。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眼明三伏见此画,便觉冰霜抵岁寒。
唤起生香来不断,故应不作墨花看。
日暮横斜又一枝,水边记我独吟诗。
不妨更作江南雨,并写青青叶下垂。
今古茫茫浪著鞭,谁知圣学有真传。
请君细诵复斋记,直到羲爻未画前。
平生求友人千里,永夜论心雪满窗。
为问蒲团听修竹,何如一舸泛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