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所作,题为《杭刑部东卿谈其师鼒》。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危难之际未能重用贤才的感慨,以及对杰出人才命运的忧虑。"国难逢骄虏,时危惜俊才"直接揭示了背景,即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困境,而有才能的人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施展。"盐车在泥淖,骐骥亦悲衰"运用比喻,将人才比作陷入困境的良马,暗示他们的才华被埋没,无法发挥。
"片月清秋照,商风一夜来"描绘了清冷的秋夜景象,可能是为了渲染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诗人内心的惆怅。最后两句"思君不相见,惆怅对西台"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刑部东卿)的深深思念和相见无期的无奈,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际遇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