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怀友

舟泊风林一雁声,白蘋红蓼共思君。

月明江水多于海,雨后秋山碧似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黄清老的《钱塘怀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畔的秋日景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舟泊风林一雁声”,开篇即营造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画面:船只停泊在风起林动之处,一只孤雁的鸣叫声划破了宁静,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这一句通过雁声与环境的结合,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次句“白蘋红蓼共思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白蘋与红蓼是秋季江边常见的植物,它们共同生长,映衬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共思君”不仅指自然界的景物,更暗含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即使身处异乡,心中仍与友人紧密相连。

第三句“月明江水多于海”,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明亮的江水比作浩瀚的大海,强调了夜晚江面的广阔与明亮。这样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对远方友人无尽的思念如同江水般深邃且广阔。

最后一句“雨后秋山碧似云”,描绘了雨后的秋山呈现出一片碧绿,宛如轻盈的白云。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隐喻了诗人对友人美好品质的向往与怀念,如同雨后清新、纯净的山色一般,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收录诗词(85)

黄清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福山遇僧偶出二首(其一)

欲叩禅关未有诗,满山空翠湿人衣。

竹间倚杖到西日,试问白云归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登福山遇僧偶出二首(其二)

鹫岭云深杖屦幽,竹风松影共悠悠。

何人分得僧家榻,坐看南山一片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赠江玉成

千里还家独抱琴,象山杳在白云林。

晚寒莫厌江东路,人倚梅花雪意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友人见访不遇

君乘白鹤下青云,我入春山听晓莺。

可惜小楼风雨过,无人收拾万松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