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四月比屋多疹痘疟痢间作五月尽犹未已病者延绵在寝治疗不获其法往往失生理殊可悯痛乃作民病书事一首以纪之

去年秋冬交,白昼雷虺虺。

隆冬忽暄燠,青红开百卉。

雨泽不时下,快雪倾复霁。

井泉傍射鲋,涧水通一遂。

春风二月前,行人汗流背。

倏来夏初中,遽变素商气。

稻谷已三布,时过未针水。

复衣日犹寒,重衾夜增被。

燮理失其节,老弱生疵疠。

疹痘无间然,否则得痎痢。

十室闻九病,颜色非人类。

明晨温风届,风候尚云尔。

祇愁淫雨歇,炎威火争炽。

烁石更流金,暴烈摧万汇。

皇天本至仁,长怀好生意。

恢网疏不漏,盖高卑听视。

夫谁执其柄,悖谬乃倒置。

感召厥有由,下民亦何罪。

我欲借扶摇,剖心叩玉陛。

九关群虎守,未许凡骨诣。

愿天回光鉴,肃正天之纪。

甲庚先后三,寒暑无骤至。

春荣不妄施,秋敛仍合义。

四序蔑侵陵,功成顺常理。

三垣拱帝座,百辟森列位。

星辰各授职,钧播岂私遗。

巽风司号令,罔或轻行止。

雷霆秉鈇钺,歼殛必奸宄。

膏润到焦枯,阳和不择地。

幅员几万里,一一防壅蔽。

日月黄道明,泰阶平如砥。

丰穰被率土,寿域包遐迩。

闾阎礼逊兴,鼠偷自不起。

吾皇免焦劳,邻敌望风靡。

圣世作幸民,请从今日始。

形式: 古风

翻译

去年秋冬交替,白天雷声轰鸣。
隆冬忽然温暖,百花盛开。
雨水不定时下,雪后又转晴。
井泉旁鱼儿欢跃,山涧流水畅通。
二月春风微热,行人汗水湿背。
夏日突然来临,气候转为秋季。
稻谷已三次收割,但还未到插秧时节。
即使天气寒冷,夜里还需加被。
自然规律失调,老弱易患病。
疾病频繁,人人皆病态。
人们脸色憔悴,非正常状态。
明日清晨温风起,天气依然如此。
只担心大雨过后,炎热如火势炽烈。
酷热使石头熔化,万物受摧残。
上天本慈爱,期盼万物生长。
包容万物,无论高低都关注。
应有人掌管,但秩序混乱。
感应法则有因,百姓何罪过。
我欲乘风直上,向天宫进言。
重重关卡虎守,凡人难以进入。
祈求上天明察,纠正天道秩序。
春夏秋冬有序,无骤然变化。
春天不滥施恩惠,秋天收获符合道义。
四季和谐无侵扰,遵循自然法则。
星辰各有职责,公正无私地施予。
巽风掌管命令,无人敢轻举妄动。
雷霆执行正义,严惩邪恶之人。
阳光普照,不论贫瘠还是干旱。
广袤大地,防患于未然。
日月运行光明,天地平稳如砥石。
丰收覆盖各地,长寿之地广大。
民间礼仪兴盛,鼠害自然消失。
皇帝免于忧虑,邻敌望风而降。
在圣明时代,我们都是幸运的子民。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享受这份幸运。

注释

隆冬:严冬。
忽:忽然。
暄燠:温暖。
青红:各种颜色。
卉:花。
雨泽:雨水。
霁:晴朗。
井泉:井边的泉水。
鲋:小鱼。
素商:秋季。
针水:插秧的水。
复衣:厚衣服。
重衾:厚被。
燮理:调和自然。
疵疠:疾病。
疹痘:麻疹。
痎痢:疟疾。
十室:十户人家。
非人类:形容病态严重。
温风:暖风。
尚:仍然。
淫雨:过多的雨。
炎威:炎热。
烁石:熔化石头。
流金:像金子一样流淌。
皇天:上天。
好生意:生机勃勃。
恢网:包容万物。
盖:覆盖。
悖谬:悖离常理。
倒置:混乱。
感召:感应。
厥:其。
下民:百姓。
罪:过错。
扶摇:大风。
剖心:真诚表达。
九关:重重宫门。
凡骨:凡人。
泰阶:天象。
平如砥:平稳。
丰穰:丰收。
寿域:长寿之地。
鼠偷:鼠害。
不起:消失。
邻敌:邻国。
靡:倒下。
圣世:圣明时代。
幸民:幸运的人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时节变化无常、疾病流行的艰难岁月。开篇便写“去年秋冬交,白昼雷虺虺”、“隆冬忽暄燠,青红开百卉”,通过对比反常的气候和植物生长状况,展现了自然界的异常与混乱。紧接着,“雨泽不时下,快雪倾复霁”、“井泉傍射鲋,涧水通一遂”则描绘了一种干旱与湿润并存的环境矛盾。

诗人随后通过“春风二月前,行人汗流背”、“倏来夏初中,遽变素商气”等句子,表现了季节变化过快,人们无法适应的困境。接下来,“稻谷已三布,时过未针水”、“复衣日犹寒,重衾夜增被”则反映出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种种不易。

疾病流行是诗中另一个重要主题。“燮理失其节,老弱生疵疠”、“疹痘无间然,否则得痎痢”、“十室闻九病,颜色非人类”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疾病肆虐的场景。

在诗的后半部分,“皇天本至仁,长怀好生意”、“恢网疏不漏,盖高卑听视”等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上天和君王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体恤民情,施行善政。诗人通过“我欲借扶摇,剖心叩玉陛”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即通过文学作品来倾诉自己的心声。

最后,“甲庚先后三,寒暑无骤至”、“春荣不妄施,秋敛仍合义”等句子,再次强调了自然秩序的重要性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而“四序蔑侵陵,功成顺常理”则暗示了一种对自然规律恢复正常状态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疾病流行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诗人通过对天意和君仁的呼唤,以及对自然秩序恢复的期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与问题。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丁巳三月送周宰行

中郎宜有后,馀庆在孙枝。

学术堪时用,公卿半已知。

五行人鲜俪,四字格尤奇。

自此官清要,毋忘老布衣。

形式: 五言律诗

上黄端明寿诗以伫期三入后一品见玄孙为韵(其五)

僎升时许同,孟马宁处后。

人特诵谦光,我独知德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上黄端明寿诗以伫期三入后一品见玄孙为韵(其一)

英声久飞扬,寰海共倾伫。

学者仰泰山,苍生待霖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上黄端明寿诗以伫期三入后一品见玄孙为韵(其七)

温旨再褒荣,王人就咨谂。

早晚诏公归,馀波润群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