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阳虽不照,梁栋每重阴。
白发未逢媒,对景且裴回。
别酒莫辞今夜醉,故人知我几时来。
改贯永留乡党额,减租重感郡侯恩。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的居所和一种淡定的生活状态。"太阳虽不照,梁栋每重阴"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光线被遮蔽、空间显得有些压抑的环境,但这种阴霾却增加了室内的深邃感。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表达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
接下来的"白发未逢媒,对景且裴回"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无奈和淡然。诗人虽然尚未到达需要媒人的地步,但面对着眼前的景象却选择了退隐,用“裴”字生动表现了一种缓慢而平和的撤离。
"别酒莫辞今夜醉,故人知我几时来"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态度。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时,选择了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忧愁,而“故人”一词,又让人感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期待。
最后两句"改贯永留乡党额,减租重感郡侯恩"则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顺应和接受。"改贯"可能是指更换了官职或居所,而“永留”则表达了一种定下心来的决断;"减租"一词,则显示了上层对民众的恩惠,"重感郡侯恩"则是诗人对于这种恩惠的一种深切感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居所、时间流逝、饮酒和现实生活中的顺应与接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它不仅仅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深刻反思。
不详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雉堞临朱槛,登兹便散愁。
蝉声怨炎夏,山色报新秋。
江转穿云树,心闲随叶舟。
仲宣徒有叹,谢守几追游。
郡将虽乘马,群官总是驴。
五原分袂真吴越,燕拆莺离芳草歇。
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
莎草青青雁欲归,玉腮珠泪洒临岐。
云鬟飘去香风尽,愁见莺啼红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