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野老林居竹树低”,以“野老”点出居住者身份,隐含着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白头志愿乐卑栖”,诗人以白头老人自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与喜悦。接着,“石矼新水鱼贪荇,茅屋深村燕惜泥”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鱼儿在清新的溪水中嬉戏,燕子在茅屋上筑巢,都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明月采菱归渡口,梨花沽酒过村西”则进一步展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美好。月夜采菱、梨花下饮酒,这些场景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心灵得以净化的宁静之美。最后,“由来生事须当计,学稼何妨复灌畦”两句,既是对前文生活的总结,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思。诗人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需要计划与安排,但同时也要学会享受简单、自然的生活,学习农耕的同时也不忘灌溉田地,体现了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