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谣.次韵贺方回登采石蛾眉亭

天堑休论险。尽远目、与天俱占。山水敛。

称霜晴披览。正风静云闲、平潋滟。

想见高吟名不滥。频扣槛。杳杳落、沙鸥数点。

形式: 词牌: 天门谣

翻译

无需再谈论那辽阔的天堑有多么险峻,放眼望去,它与天空共享无边的壮丽。
山川景色在秋霜的映照下显得清晰宁静,水面平静如镜。
想象中,诗人的高雅吟诵并非泛滥,常常倚着栏杆,只见远处几点沙鸥飞翔。

注释

天堑:形容极宽阔且难以逾越的天然壕沟或水域。
远目:远望,眺望远方。
敛:收敛,收起。
霜晴:秋日晴朗的天气。
频扣:频繁地敲击,这里指诗人常常用手敲击栏杆。
杳杳:遥远而模糊的样子。
沙鸥:一种水鸟,常见于江河湖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山水景象。"天堑休论险,尽远目、与天俱占"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放眼远望,无边界限之感,与天空相连,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山水敛。称霜晴披览"则是说山川湖泊在清晨的露水和阳光下显得更加宁静与美丽,而诗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着观赏。

接下来的"正风静云闲、平潋滟",通过对风、云、水面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自然界中的平和与流动之美。"想见高吟名不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古高洁人物的向往,而不会随便附会或滥用这样的称赞。

最后两句"频扣槛。杳杳落、沙鸥数点",则是通过对门扉轻敲声响和树叶飘落以及水鸟点点的声音进行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自然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感受,以及对高洁人格的向往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用太白韵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水龙吟.中秋

晚来轻拂,游云尽卷,霁色寒相射。

银潢半掩,秋毫欲数,分明不夜。

玉琯传声,羽衣催舞,此欢难借。

凛清辉,但觉圆光照影,冰壶莹、真无价。

闻道水晶宫殿,惠炉薰、珠帘高挂。

琼枝半倚,瑶觞更劝,莺娇燕姹。

目断魂飞,翠萦红绕,空吟小砑。

想归来醉里,鸾篦凤朵,倩何人卸。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玉蝴蝶.九月十日,将登黄山,遽为雨阻,遂饮弊止。陈君俞独不至,已而以三阕见寄,辄次其韵

坐久灯花开尽,暗惊风叶,初报霜寒。

冉冉年华催暮,颜色非丹。

搅回肠、蛩吟似织,留恨意、月彩如摊。惨无欢。

篆烟萦素,空转雕盘。何难。

别来几日,信沈鱼鸟,情满关山。

耳边依约,常记巧语绵蛮。

聚愁窠、蜂房未密,倾泪眼、海水犹悭。

奄更阑,渐移银汉,低泛帘颜。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好事近(其一)与黄鲁直于当涂花园石洞听杨姝弹

相见两无言,愁恨又还千叠。

别有恼人深处,在懵腾双睫。

七弦虽妙不须弹,惟愿醉香颊。

只恐近来情绪,似风前秋叶。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