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下富莺花,旁人错比谢安石;
青山狎猿鸟,此地曾栖雷仲伦。
这首诗《白下寓庐》由清代诗人薛时雨所作,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独特感受与情感寄托。
首句“白下富莺花”,以“白下”指代南京,点明了地点。这里的“莺花”既指春天的莺鸟与鲜花,也象征着生机与繁华。诗人以“富”字形容,表达了对南京作为江南重镇,四季如春,充满生机的赞美之情。
次句“旁人错比谢安石”,运用典故,将自己居住的环境与东晋名相谢安相比。谢安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文学家,其生活之地充满了文雅与高洁的气息。诗人在此处自比谢安,不仅表达了对自己居所环境的自信,也暗示了自己追求的是一种高雅、宁静的生活态度。
后两句“青山狎猿鸟,此地曾栖雷仲伦”,进一步描绘了居住环境的自然之美。这里以“青山”代表周围的山峦,以“猿鸟”象征自然界的生灵,通过“狎”字(亲近之意)表达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同时,诗人提到“曾栖雷仲伦”,再次使用典故,将自己与古代的隐士雷仲伦相提并论,意在表明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心向往之,追求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
不详
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清代咸丰三年(1853)进士,授嘉兴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
作吏十六年,主讲十六年,壮志消磨,借一角溪山娱老;
种竹数百本,植松数百本,岁寒苍翠,与满城桃李同春。
白社论交,留此间香火因缘,割半壁栖霞,暂归结十六年尘梦;
青山有约,期他日烟云供养,挈一肩行李,重来听百八杵钟声。
十四年蜡屐重来,感今话昔,讲艺论心,霎时托想千秋,期对此湖山不愧;
二三子抟沙再聚,循吏清曹,闲官冷宦,他人各成一传,幸铭诸金石无渝。
一曲后庭花,夜泊消魂,客是三生杜牧;
东边旧时月,女墙怀古,我为前度刘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