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海潮岩

岧峣石室倚沧溟,渐上秋山兴渐增。

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

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

最喜徵徭犹未到,杖藜閒日不妨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绛的《登海潮岩》,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攀登海潮岩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

首句“岧峣石室倚沧溟”,描绘了石室高耸入云,紧贴着浩瀚的大海,营造出一种雄伟壮阔的自然景观。接着,“渐上秋山兴渐增”一句,点明随着登山高度的增加,诗人的兴致也逐渐高涨,表达了对征服自然的渴望与喜悦。

“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登山途中的艰难与壮观。峭壁上的梯道仿佛倒挂于空中,而透过小窗,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波浪,既危险又美丽。

“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登山途中偶遇的猴子饮酒场景与传说中的大禹藤相连,增添了故事性和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最喜徵徭犹未到,杖藜闲日不妨登”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乐的向往。在征税官吏尚未到达的地方,诗人可以悠闲地拄着藜杖登山,享受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登山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出梅关

堪笑劳劳数尺躯,半生空自有眉须。

长吟草泽多新恨,四出梅关尚故吾。

西去楚云连七泽,东流章水下三吴。

山川满目皆惆怅,天下何人是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五千里外初为客,一棹还乡秋又深。

诸父已伤歧路别,双亲应慰倚闾心。

登临戒慎称贤子,言语温恭是德音。

归去家园长物在,梅花依旧满疏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姑苏送振夫侄还里

经年为客共依依,雪满河桥送汝归。

叔侄暂分江左路,梦魂先向岭南飞。

严寒且逐云中雁,慈母欣看身上衣。

我亦扁舟过震泽,包山来日访灵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寿李慧庵

黄冠高隐粤江湄,中岁功名付奕棋。

筑就一楼供佛母,教成二子作儒师。

堂中宾客何曾识,箧里钱刀尽欲施。

降日孟陬先正则,年年椒酒寿千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