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超脱。首句“不尽葱青树色深”,以“葱青”形容树木的颜色,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出山林间郁郁葱葱的景象,仿佛那无尽的绿色正延伸至远方,引人遐想。接着,“幽居恰比小禅林”,将隐居者的住所与禅林相比较,暗示了这里不仅环境清幽,更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如同修行之地,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青山若许榆钱买,肯让祇园布地金。”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隐居生活的意境。青山似乎可以以榆钱来换取,榆钱在这里象征着财富或物质,而“肯让祇园布地金”则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态度,即使拥有如祇园般富丽堂皇的园林,也愿意放弃,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富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隐逸情怀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