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诗七章

我行其野,黯黯其阴。悄无居人,榛莽阻深。

我行其野,言执其役。君子攸为,靡遑信宿。

翼翼君子,观风省方。于焉恻楚,于焉徬徨。

乃观流泉,乃相原隰。乃纵乃横,乃经乃画。

千夫万杵,版筑如雨。救之度之,以开百堵。

突而翼然,雉堞云连。可保可障,允固允坚。

我人攸止,可以安全。有室有庐,耕凿居处。

于寒于暑,于贾于旅。长育生齿,千百其祀。

天子之命,监司之赐。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筑城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与现实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筑城者在野外劳作的艰辛与决心,以及筑成之城的坚固与安全。

首句“我行其野,黯黯其阴”,描绘了筑城者在昏暗阴沉的野外劳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艰苦卓绝的氛围。接着,“悄无居人,榛莽阻深”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与荒凉,筑城者们在无人居住的荒野中,面对着密布的荆棘和深邃的丛林,开始了他们的筑城之旅。

“我行其野,言执其役。君子攸为,靡遑信宿”则展示了筑城者的辛勤与专注,他们不辞辛劳,日夜兼程,没有片刻的休息,全身心投入到筑城的工作中。

“翼翼君子,观风省方。于焉恻楚,于焉徬徨”描绘了筑城者们的智慧与远见,他们在筑城的同时,也关注着周围的环境与人文,表现出对未来的考量与忧虑。

“乃观流泉,乃相原隰。乃纵乃横,乃经乃画”展现了筑城过程中的规划与布局,筑城者们依据自然地形,巧妙地利用水流,规划道路与建筑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千夫万杵,版筑如雨”形象地描绘了筑城的壮观场面,众多工人挥动着工具,如同雨点般密集地敲击着,展现了集体协作的力量与效率。

“救之度之,以开百堵。突而翼然,雉堞云连。可保可障,允固允坚”描述了筑城的成果,城墙高耸,雉堞相连,既坚固又美观,能够有效地保护城内居民的安全。

“我人攸止,可以安全。有室有庐,耕凿居处。于寒于暑,于贾于旅。长育生齿,千百其祀”表达了筑城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不仅提供了安全的居住环境,还促进了农业发展与商业交流,使城内人口繁衍,繁荣昌盛。

最后,“天子之命,监司之赐”点明了筑城的背景与目的,这是天子的命令,也是监司的恩赐,体现了国家对民众福祉的关注与支持。

整首诗通过对筑城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坚韧,以及筑城对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富有历史价值与人文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十五)商容

商容大道,聃也之师。形将蜕化,教庶琼遗。

三言甚寡,万务何馀。喜编后授,屡发其规。

形式: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十六)老子李耳

伯阳圣老,人貌天行。寿经亿代,道冠群生。

龙称礼得,牛候书成。西关度迹,玄化冥冥。

形式: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十七)庚桑楚

庚桑耳役,画去挈远。息意三年,风尊翠巘。

俎豆不乐,形生自晏。贤知明扬,世心何浅。

形式: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十八)老莱子

楚莱避纷,蒙阳寄耜。草宫木榻,水菽怡志。

驾屈楚君,经纶将贻。内赞遐谋,相携远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