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积雨岁用大祲长言纪实

四月五月淫涝积,噬啮丘垤吞原隰。

匪惟为沼荡为陂,万顷秧云泯无迹。

攒鸦联尾空飞翻,化鳌为城难障塞。

五湖三泖欲贯通,浪接重江势洄潏。

茅茨比屋何可存,谷麦千金不论直。

懦夫全室葬鱼腹,强者呼俦作蟊贼。

闭籴成风牢莫回,劝分有令徒无益。

间存垄亩护馀苗,曾不什一于千百。

旱赤坚栗刈未齐,晚红䆉稏苞欲实。

饥农竞喜新谷收,一饱充肠云可必。

夫何八月天瓢倾,其来震荡而飘忽。

势如阵马奔不停,银溜浪浪欲穿石。

直疑群龙翻九河,小山摇撼大山兀。

须臾泛溢满中庭,平地如渊深计尺。

明朝清野变白波,浩浩汤汤弥甚昔。

积阴为冷不堪收,殆类鸿濛未开辟。

又如历代政昏蒙,熏如宇宙成幽墨。

飙旋雾塞昼冥冥,常俾苍生气湮郁。

檐间点滴无时乾,犹幸滂沱间霂霢。

登场惟苦禾耳生,栖亩尚有禾头出。

深虞衮衮倾盆来,已坏垂成俱灭没。

大家盖藏悉已空,犹恐有司徵敛急。

若使租无斗斛收,卒岁输官何自给。

贫家薪桂米逾珠,待哺嗷嗷并日食。

若使粒价更涌腾,宁不枕藉为沟瘠。

彼苍亦必悯时艰,忍视斯民至斯极。

我念民穷作此歌,歌此能令鬼神泣。

鬼神为我诉之天,天岂不惟民是恤。

似闻诰下驱六丁,剪夷水怪歼群慝。

怒霆笑电悉屏除,抉云推上红轮日。

更愿阳乌溥至仁,大放光明照幽仄。

郁者斯通枉者伸,顿苏民气舒民力。

洪波卷空九土晞,多稼穰穰登黍稷。

庶令千里免阻饥,可反愁邦为乐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数月的洪水对农村带来的巨大影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洪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和灾难。

"四月五月淫涝积,噬啮丘垤吞原隰。匪惟为沼荡为陂,万顷秧云泯无迹。" 这几句描绘了洪水的泛滥,连绵不断的雨水使得土地被淹没,农田变成了大海。

接下来的句子 "攒鸦联尾空飞翻,化鳌为城难障塞。五湖三泖欲贯通,浪接重江势洄潏。" 则写出了洪水的凶猛,如同攀爬在一起的乌鸦,在空中翻飞,甚至连山岳也变成了波涛汹涌的城池。

"茅茨比屋何可存,谷麦千金不论直。懦夫全室葬鱼腹,强者呼俦作蟊贼。" 这些句子表达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的严重影响,连房屋也无法保存,农田中的粮食价值如同黄金,却因洪水而变得无从评议。

"闭籴成风牢莫回,劝分有令徒无益。间存垄亩护馀苗,曾不什一于千百。旱赤坚栗刈未齐,晚红䆉稏苞欲实。" 这部分写出了人们对抗洪水的努力和希望,以及农作物在洪水后的生长状况。

诗中还通过 "饥农竞喜新谷收,一饱充肠云可必。夫何八月天瓢倾," 等句子表达了人民对于收成新粮食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古代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民生的关怀和对天命的诉求。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都务弟(其一)

功名剩拟著先鞭,永诀于今十九年。

地下那知多岁月,人间别是一乾坤。

生前桂籍身如在,死后芸编子并传。

己巳归藏无欠事,独怜埋玉重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留侯

狙击岂良图,命几危博浪。

既受黄石书,颠秦而蹶项。

报韩志已酬,兴汉画仍赞。

历陈借箸计,潜消刻印患。

定封谋遂寝,立嫡计莫尚。

转危以为安,其易犹反掌。

万钟谁不怀,裂土人所望。

何勃身亦系,韩彭国随丧。

驾言仙与游,高风巢许上。

形式: 古风

留墓松

青青冢上木,夭矫摩太虚。

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濡。

其来至高曾,奚啻五世储。

伟哉廊庙材,而受斤斧屠。

其间钟异质,形气与众殊。

小者近十围,大者百尺躯。

九苞凤可巢,千载苓可锄。

难以刀锯加,俾与玉石俱。

留为龙鸾种,要产驹与雏。

咨汝二十二,结交犹朋徒。

共期松乔寿,以卫龙虎区。

子孙其保之,慎勿使剪除。

毋效发冢儒,假辞取珠襦。

群柏既就歼,所存能几馀。

时哉能得已,涕泣而长吁。

形式: 古风

耕渔处

清涟万顷渟为湖,湛湛一镜涵太虚。

其旁鳞次田莓莓,四望沃若皆膏腴。

蔬畦麦陇间碧树,洲蘋岸蓼连平芜。

水村落照晚钟寺,中有一山成画图。

郑谷无此宽閒野,严濑无此浩渺区。

更于何所堪下钓,更于何所堪荷锄。

谁与卜筑于此居,峨然其冠孔氏徒。

时哉不偶堪遁世,垂缗把耒以自娱。

兴来风月入吟啸,错落吐出鲛盘珠。

人惟内省有足乐,眇视外物刍狗如。

膏粱于此且不愿,况为鳣鲔而施罛。

则知之子命名者,是特寄意耕与渔。

岂亦伯成子高之在野,庄周濠上之观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