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善果师游石堵

秋风日已佳,幽寻欲谁与。

邂逅得佛子,逍遥临石堵。

江南气候晚,九月始无暑。

木叶乍陨霜,川原新濯雨。

乔松转山路,中天揭华宇。

由来安禅寂,不当混泥土。

侵寻得幽步,周旋闻密语。

芥蒂同一生,天地同一旅。

欢戚自流转,悠悠意何补。

倦羽息深林,游鱼依夕渚。

吾生幸无事,陶然知所处。

日晏坐北轩,何用论今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辽与善果师在石堵游玩的情景,展现了秋天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宁静。诗中以“秋风日已佳”开篇,点明了季节和氛围的美好,接着“幽寻欲谁与”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邂逅善果师后,两人一同漫步于自然之中,“逍遥临石堵”,展现了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江南气候晚,九月始无暑”描绘了江南地区秋季凉爽宜人的气候特点。“木叶乍陨霜,川原新濯雨”则通过落叶和雨水,展现了自然界的更替与新生。随后,诗人描绘了松树挺立山路,天空下高悬的寺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世俗的追求。

“由来安禅寂,不当混泥土”表达了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与物质世界的疏离。诗人与善果师在自然中漫步,倾听彼此的密语,体会生命中的喜怒哀乐,认识到它们都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芥蒂同一生,天地同一旅”强调了生命的共通性,无论个体差异如何,都在这个宇宙中共同旅行。

最后,“倦羽息深林,游鱼依夕渚”以倦鸟归林、游鱼栖息的形象,象征了身心的放松与安宁。诗人感慨于自己的幸运,能够在这片宁静中找到内心的平和。“吾生幸无事,陶然知所处”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状态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巢醮上清冷台

太清朕无形,历历县众星。

北斗横天中,众星朝帝廷。

顾余草芥士,于此寄馀龄。

崇坛设香火,秘笈开真经。

仙客七八人,步虚上清冥。

再拜致勤恳,肸蛮参神灵。

愿言枯朽骨,清净老岩扃。

石台峻重崖,四山合如屏。

夜寂天更高,松风响泠泠。

列炬如长虹,隐映春林青。

久已谢世故,何心混膻腥。

斋心肃不寝,已闻朝露零。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清泠台初夏一首寄上翟舅

清泠竹树暗成阴,渐有溪流过此岑。

草草作巢方寄老,愔愔设榻本无心。

松门不隔红尘路,月叠初无俗物侵。

欲向人间访消息,渭阳应有远游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暑雨二首(其一)

暑湿卧南窗,将夕暴雨作。

绿树暗濛濛,流泉鸣凿凿。

黔突苟幸足,心静本无乐。

夜半长风号,江流应更恶。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暑雨二首(其二)

委蛇白水来,恍若烟中素。

始惊孤渚失,已转前山去。

清光照白壁,悍势冲云树。

吾欲棹轻舟,正畏惊湍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