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王庭所作,名为《阿房故基感怀(其一)》。诗中描绘了阿房宫遗址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衰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禾黍高低陇亩荒”,以“禾黍”和“陇亩”的生长反衬出土地的荒芜,暗示了阿房宫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如今的荒凉景象。接着,“行人犹说旧阿房”一句,通过行人的口述,将读者带入到阿房宫的历史记忆之中,强调了人们对过去辉煌的记忆犹存。
“繁华一代同销歇”一句,直接点明了阿房宫的兴衰历程,将历史的沧桑变化浓缩在这短短的几个字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轮回。最后,“不见于今有未央”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景象的感慨,意味着阿房宫的辉煌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无法重现。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开篇,引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荒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