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躬明运使(其二)

经济书生意,功名世路难。

三言能有虎,一篑不成山。

春雨淮田沃,秋风楚塞单。

空馀公论在,往事杳谁攀。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商贾之人追求财富,功名之路充满艰辛。
少许努力就能显现威猛,但积累不足难以成就高山。
春雨滋润淮河平原,秋风吹过楚地边疆。
公正的言论依然留存,过往的事迹却无人追寻。

注释

经济:商业、经济活动。
书生:读书人,指商人。
意:志向,追求。
世路:世俗的道路,指社会上的功名之路。
难:艰难。
三言:少许言语,比喻微小的努力。
虎:比喻威势或力量。
篑:装土的竹筐,引申为积累。
成山:堆成山,比喻成就大事。
春雨:春季的雨水。
淮田:淮河流域的农田。
沃:肥沃。
秋风:秋季的风。
楚塞:楚国的边疆。
单:孤单,冷清。
公论:公众的评论,公正的意见。
往事:过去的事件。
杳:消失,无影无踪。
攀:追溯,追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生对功名之路的艰辛与无奈,以及他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反思。

"经济书生意,功名世路难。" 这两句表达了书生对于功名的追求和社会上的种种困难,是对个人抱负与现实挑战的一种写照。"三言能有虎,一篑不成山。" 则是通过比喻,说明即便是小小的努力,也可能无法积累成为伟大的事业。

"春雨淮田沃,秋风楚塞单。"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和秋天的景象,春雨滋润了田野,而秋风则使边塞显得萧瑟。这些自然景象往往在古诗中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寓意。

"空馀公论在,往事杳谁攀。" 这两句则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怀旧之情。公论即是大家的议论,这里可能指的是对功名成败的评价;而往事杳谁攀,则是说过去的事情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功名以及时间流逝的一种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王季海丞相(其二)

海量真无满,天和得大全。

朝仪觌麟凤,仙骨称貂蝉。

分陕初聊尔,骑箕遂窅然。

平生融泄乐,端不舍黄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司马季若知郡(其二)

矩矱犹前辈,襟怀更古风。

子孙娱谢傅,宾客爱山公。

乔木千年思,晨星一瞬空。

彬彬看祠事,盛德世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挽石应之提刑(其二)

芹泮青灯夜,山亭皂盖春。

重更双使节,总为两淮民。

德意人人浃,工夫事事新。

帝城车马外,才此寄经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石应之提刑(其三)

甫听祥琴御,遄瞻瑞节荣。

许朝丹阙去,指奉板舆行。

松柳馀哀切,膏肓一梦成。

意长身未老,何事了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