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光寺诗

百转细落修蛇蟠,两间螺髻巉青峦,其下碧涧流清寒。

天旋路尽不复去,环为绝嶂凌空攒。

伧儜左右更折旋,摄伏犀虎蹲猊狻。

忽然覆釜落山趾,化出宝宇中平宽。

石床曩事知有无,猖狂欲往心渺漫。

空忆盛时元壮观,鸣钟击鼓侵云端。

天魔禠魄不敢干,那知劫灾须臾间。

凄凉瓦砾荒丛菅,但存四壁空青山。

兴亡一去宁复还,独遣道者身苦难。

我喟而作坐长叹,乞为白云千岁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尧弼的作品,名为《题大光寺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于时间流逝、历史兴亡的沉思。

"百转细落修蛇蟠,两间螺髻巉青峦"描绘了大光寺错综复杂的建筑结构,给人以神秘古老之感。"其下碧涧流清寒"则是对寺院周围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水流清澈,气氛冷静。

"天旋路尽不复去,环为绝嶂凌空攒"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古老寺庙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其所处位置的独特性的描绘。"伧儜左右更折旋,摄伏犀虎蹲猊狻"则是对寺院中雕刻精美、生动传神的佛像或装饰的赞叹。

"忽然覆釜落山趾,化出宝宇中平宽"可能是在描述某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现象,如岩石崩塌,又或者是对寺院内部空间的描写,展现了从紧凑到开阔的视觉冲击。

"石床曩事知有无,猖狂欲往心渺漫"则是诗人对于过去历史事件的好奇和向往之情。"空忆盛时元壮观,鸣钟击鼓侵云端"表达了对昔日辉煌景象的怀念,以及寺院中钟声鼓声在空气中的回荡。

"天魔禠魄不敢干,那知劫灾须臾间"似乎是在提及某种超自然力量或是对历史变迁的反思。"凄凉瓦砾荒丛菅,但存四壁空青山"则描绘了一种废墟之景,时间的侵蚀和自然力的恢复。

最后两句"兴亡一去宁复还,独遣道者身苦难"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感慨,以及对那些守护寺院、承传佛法者的不易。"我喟而作坐长叹,乞为白云千岁闲"则是诗人的自嘲和向往,一方面感叹时光流逝,一方面祈愿能与那悠远的白云共享永恒的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佛教艺术的欣赏,还透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安宁的境界。

收录诗词(136)

史尧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无热轩

饮水不救渴,利害成火攻。

那知在人世,长夏有清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赠友人

悼往不知篱菊芳,岂知篱外游人忙。

寒暄节物覆手异,依然大树堪彷徨。

羡君真比道州政,间饮醇酒南山阳。

遥想文殊造摩诘,玄妙深谈舌广长。

中道相呼互濡沫,相忘各适遮无伤。

要知风鬟太华女,夫岂秋思悲空房。

智拙方疏汉阴圃,才多端谢鼌生囊。

青天自不憎白眼,好在宗之快举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四岁尚少房玄龄,七步未饶曹子建。

形式: 押[愿]韵

清明(其二)

宫烛分烟眩晓霞,惊心知又度年华。

榆羹杏粥谁能办,自采庭前荠菜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