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
路尽忽逢寺,松多不见山。
岩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闲。
到此正吟苦,秋声满树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惠山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开篇“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两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似乎是在微光之中,以一只船只停泊在梁溪,用短棹慢慢地行进,伴随着月亮向西边的关口移动。
接着“路尽忽逢寺,松多不见山”两句,透露出一种意外发现的惊喜。诗人行走至路尽头,不期而遇一座寺庙,而寺庙被茂密的松树环绕,以至于无法辨识出山的轮廓。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意外美好发现的喜悦。
“岩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闲”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古朴与幽深。岩石间隐藏着古老的云雾缭绕的殿宇,而洞口则是清泉缓缓流淌,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历史沧桑感的图景。
最后“到此正吟苦,秋声满树间”两句,是诗人在这宁静古寺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诗人在这里停留下来,正值秋天,树林中的虫鸣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整个空间。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描绘,也反映出了诗人的某种心境或许是在这个静谧之地,对生活的苦乐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不详
出城才七里,地僻罕曾过。
孤塔临官路,三门背运河。
钟鸣惊宿鸟,墙矮入渔歌。
醉里看题壁,如今张继多。
攀藤缘绝壑,野鹿场边去。
鸟衔山果来,落在鹿眠处。
云作袈裟石作僧,岩前独立几经春。
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
画船横绝湖波练。更上雕鞍穷翠巘。霜橘半垂黄。
征衣尽日香。钟声云外听。金界青松映。
何处是华山。峰峦杳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