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征雁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秋意萧索,长空万里,一片明净;天空中传来一阵凄凉的叫声,一队孤独的大雁正往南方飞去。
秋风瑟瑟,翻卷寒霜,凄冷彻骨;风卷残云,云开见月,惊起飞雁。
征途如此遥远,真担心会累断大雁的翅膀;大雁的影子虽然看不见了,但隐隐还能听到它的声音。
遥望天外,已经看不到大雁了,心中未免惆怅,乡愁不禁油然而生。

注释

万里净:一作“万里静”。
征:远征。
嘹唳:即凄清响亮的鸣声。
独南征:一作“雁南征”。
风急:一作“风凌”。
塞:边关,险要处,这里指大雁所飞之地。
怯:一作“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景象,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寄托于远去的大雁。开篇“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描写了清澈的秋天长空中大雁孤独地向南飞行,它们那嘹亮的鸣叫声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忧伤。

接着“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通过对风和月景象的描写,表现了秋夜的寒冷与凄清,以及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月亮从飘动的云隙中露出其清辉,更添了一份惊讶与感慨。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则是说大雁在漫长的边塞上飞行,它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只留下了回音,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这里诗人的情感也随之升华,对远去的亲友充满了思念。

最后,“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浓郁乡愁,这种情绪仿佛能穿越时间与空间,直达心灵的最深处。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深,情感之真挚。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不失深远,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昆山孙少府

徇禄近沧海,乘流看碧霄。

谁知仙吏去,宛与世尘遥。

远帆背归鸟,孤舟抵上潮。

悬知讼庭静,窗竹日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武进韦明府

理邑想无事,鸣琴不下堂。

井田通楚越,津市半渔商。

卢橘垂残雨,红莲拆早霜。

送君催白首,临水独思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河南陆少府

云间陆生美且奇,银章朱绶映金羁。

自料抱材将致远,宁嗟趋府暂牵卑。

东城社日催巢燕,上苑秋声散御梨。

朝夕诏书还柏署,行看飞隼集高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郑巨及第后归觐

多才白华子,初擅桂枝名。

嘉庆送归客,新秋带雨行。

离人背水去,喜鹊近家迎。

别赠难为此,衰年畏后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