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寿春废虎坑余以春二月至郡主吏举所职称霍山多虎每岁采茶为患择肉于人至春常修陷阱数十所勒猎者采其皮睛余悉除罢之是岁虎不复为害至余去郡三载

匪将履尾求兢惕,那效探雏所患争。

当路绝群尝诫暴,为猫驱狝亦先迎。

每推至化宣余力,岂用潜机害尔生。

休逐豺狼止贪戾,好为仁兽答皇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不会像狐狸用尾巴试探危险,也不会学小鸟争夺母鸟的关怀。
走在路上常常告诫自己要克制暴躁,即使是为猫驱赶猎物也会主动上前。
总想着将剩余的力量用于传播教化,怎会暗中设陷阱伤害你的生命。
别再追逐贪婪和凶残,要像仁慈的动物回应皇上的光明。

注释

匪:不是。
将:如果。
履尾:用尾巴试探。
兢惕:小心谨慎。
那:更不会。
效:模仿。
探雏:小鸟寻找母亲。
患争:争夺。
当路:在路上。
绝群:超越常人。
诫暴:告诫自己不要暴躁。
为猫驱狝:为猫驱赶猎物。
至化:最高境界的教化。
宣余力:传播自己的力量。
潜机:暗中设陷阱。
害尔生:伤害你的生命。
逐:追逐。
止:停止。
贪戾:贪婪和凶残。
仁兽:仁慈的动物。
皇明:皇上的光明。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为了民众的安全和福祉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诗中的第一句“匪将履尾求兢惕”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疾苦深切关怀之情。"那效探雏所患争"则是指寻找病因,解决问题的决心。

随后的"当路绝群尝诫暴,为猫驱狝亦先迎"描述了诗人在治理地方时,对于那些为非作歹之徒要严加管束,同时也对待良善之辈给予欢迎,体现了一种以德治国的理念。

"每推至化宣余力,岂用潜机害尔生"表明了诗人在施政时尽量使政策得以顺畅实施,不愿意使用隐蔽的手段来伤害民众。

接着的"休逐豺狼止贪戾,好为仁兽答皇明"则是指要停止对猛兽的追捕,只保留那些有仁心之兽,以此作为回答皇帝诏令的一种方式。这里的“仁兽”可能并非字面意思,而是一种比喻,意在赞美诗人以德治国,得到了上天或皇帝的认可。

最后一句"好为仁兽答皇明"更是强调了诗人以仁义之心治理国家,得到朝廷的肯定和民众的拥护。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施政行为的描写,展示了一位地方官员在唐代背景下的理想形象,反映出诗人李绅在担任寿春县令期间,以仁爱为本,关心百姓疾苦,努力为民造福的政治理念和实际作为。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忆夜直金銮殿承旨

月当银汉玉绳低,深听箫韶碧落齐。

门压紫垣高绮树,阁连青琐近丹梯。

墨宣外渥催飞诏,草布深恩促换题。

明日独归花路远,可怜人世隔云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

宫莺报晓瑞烟开,三岛灵禽拂水回。

桥转彩虹当绮殿,舰浮花鹢近蓬莱。

草承香辇王孙长,桃艳仙颜阿母栽。

簪笔此时方侍从,却思金马笑邹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

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

香径草中回玉勒,凤皇池畔泛金樽。

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

归绕曲江烟景晚,未央明月锁千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忆被牛相留醉州中时无他宾牛公夜出真珠辈数人

严城画角三声闭,清宴金樽一夕同。

银烛坐隅听子夜,宝筝筵上起春风。

酒徵旧对惭衰质,曲换新词感上宫。

淮海一从云雨散,杳然俱是梦魂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