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

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

香径草中回玉勒,凤皇池畔泛金樽。

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

归绕曲江烟景晚,未央明月锁千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春风吹过皇家园林,开放了桃花李花供人观赏。
在香气四溢的小径上,骑马者勒住马匹,在凤凰池边畅饮美酒。
绿色的柳枝低垂,遮挡住了风,红色的芍药丛生,拂过台阶显得繁茂。
傍晚时分,我绕过曲江,景色迷人,未央宫的明亮月光照亮了千扇大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御苑游赏图景。开篇“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两句,通过对春风吹拂下的桃李盛开和皇帝恩准入园观花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欢乐祥和的景象。

接着“香径草中回玉勒,凤皇池畔泛金樽”两句,则描绘了一幅马蹄在芳草间留下印迹,御舟在凤凰池边缓缓前行的情景。这里的“玉勒”和“金樽”不仅展示了皇家游赏时的豪华气派,也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丽。

中间两句“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形象地描绘了垂柳轻柔摇曳、遮挡住春风,以及桃花盛开、枝头低垂触碰园墙的情景。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透露出一丝恬静与私密。

尾联“归绕曲江烟景晚,未央明月锁千门”则转换了情境,诗人在黄昏时分乘舟返回,曲江两岸的春意渐浓,而那未央宫中的明月似乎被无数宫门所环抱。这既是对白日游赏后的回味,也隐含了一种皇家的宁静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御苑春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唐代宫廷生活中的美好体验,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超越尘世的淡远情怀。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忆被牛相留醉州中时无他宾牛公夜出真珠辈数人

严城画角三声闭,清宴金樽一夕同。

银烛坐隅听子夜,宝筝筵上起春风。

酒徵旧对惭衰质,曲换新词感上宫。

淮海一从云雨散,杳然俱是梦魂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华顶

欲向仙峰炼九丹,独瞻华顶礼仙坛。

石标琪树凌空碧,水挂银河映月寒。

天外鹤声随绛节,洞中云气隐琅玕。

浮生未有从师地,空诵仙经想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回望馆娃故宫

江云断续草绵连,云隔秋波树覆烟。

飘雪荻花铺涨渚,变霜枫叶卷平田。

雀愁化水喧斜日,鸿怨惊风叫暮天。

因问馆娃何所恨,破吴红脸尚开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

山城小阁临青嶂,红树莲宫接薜萝。

斜日半岩开古殿,野烟浮水掩轻波。

菊迎秋节西风急,雁引砧声北思多。

深夜独吟还不寐,坐看凝露满庭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