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谢尊五所作的《留别滩音吟社诸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与朋友们相聚时光的珍惜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离别之感。
首联“愧作西宾阅九秋,毫无匡益任悠悠”,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作为客座讲师度过了九个秋日,但并未为他人带来任何帮助或启发,只能任由时光流逝,内心充满愧疚和无奈。
颔联“虽从几席资相问,何补丹铅进厥修”,进一步说明尽管在日常交流中有所询问,但对于学问的精进并无实质性的贡献,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有限的自省。
颈联“蝉曳别枝情太苦,燕移新垒恋宁休”,以蝉和燕子的形象描绘了分别时的痛苦心情。蝉因要离开熟悉的枝头而感到痛苦,燕子则不愿离开新筑的巢穴,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尾联“最怜滩水声长响,过访他时似旧不”,诗人最怜惜的是滩水潺潺的声响,仿佛能唤起往昔相聚的美好回忆。即使将来再次造访,也希望能如同旧时一般,充满温馨与欢笑。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界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哀愁,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