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仙阁

偶向人间作谪仙,翛然来此住经年。

君臣鼎内重相合,日月壶中独自圆。

过恶已除丹简上,姓名犹在紫霞前。

一朝驾却飞鸾去,留得风声举世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谪仙人物,他偶然间降临人间,在此地居住多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展现出谪仙的非凡境界与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

首句“偶向人间作谪仙”,以“偶”字点明谪仙并非刻意降临,而是偶然造访人间,暗示其身份之神秘与不凡。接着,“翛然来此住经年”中的“翛然”形容谪仙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表达了他在人间生活的洒脱与逍遥。

“君臣鼎内重相合,日月壶中独自圆”两句,运用了道家哲学中的元素,将人间的君臣关系比作鼎内的元素相合,象征着和谐与统一;而“日月壶中独自圆”则暗示谪仙在内心世界中保持着自我完整与光明,如同日月在壶中独立运转,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永恒。

“过恶已除丹简上,姓名犹在紫霞前”两句,进一步揭示谪仙的修为与境界。通过“过恶已除”表明其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罪恶与烦恼,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丹简上”可能指代修行的记录或成果,强调了其精神层面的成就。“姓名犹在紫霞前”则意味着他的名声与事迹依然被世人铭记,如同紫霞般璀璨夺目,象征着谪仙的影响力与不朽。

最后,“一朝驾却飞鸾去,留得风声举世传”两句,描绘了谪仙最终驾着飞鸾离去的情景,虽然离开了人间,但其留下的风声(即名声与影响)却能流传千古,永载史册。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谪仙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与永恒境界的形象,以及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玉虚观

山腰制作迩来新,斧凿才终便掩门。

独殿纷纷罗杞棘,老君寂寂看鸡豚。

烟凝叠嶂为香火,风韵疏松作道言。

借问羽衣何处去,一齐归屋抱儿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存之

品目从来号智囊,保身何事缺堤防。

青钱得谤由东府,白简绳愆到北堂。

朝散郎应无所惜,太夫人岂不忧伤。

平生尽入禅师室,到此方知道力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澹山

目击何人妙得知,谩携斧子住岩隈。

衔花无复鸟兴供,运木有时神倒栽。

丈室每思云外去,沱山长记雨中来。

凭师更展慈悲力,早使回头一笑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大平

大施门开陆海中,一时缁素许参同。

纵横只见山河露,消息宁知车马通。

帝网重重含宝刹,法轮日日转龙宫。

何当去作庞居士,笑指庭花问祖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