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事十二绝(其六)

人皆自谓人尔,我亦安知我谁。

赖此三春作伴,置之一壑犹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暮春即事十二绝》中的第六首。诗中以自省和自我认知为主题,通过“人皆自谓人尔,我亦安知我谁”两句,表达了对自我身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诗人质疑普遍的自我认同,提出“我亦安知我谁”的疑问,暗示了对个体身份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接着,“赖此三春作伴,置之一壑犹宜”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借助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这里的“三春作伴”不仅指季节的更迭,也象征着与美好事物的相伴,而“置之一壑犹宜”则表明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自然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深度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心灵纯净的追求。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七)

往日当前自惜,回风几度堪悲。

江南极目千里,海上移情一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八)

耐可狂歌度日,何须溅泪惊时。

举头日月光近,在手乾坤嘿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九)

铁错空怜彼错,金昏未解谁昏。

忧天不可天问,知世还从世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元]韵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十)

几见高人遁迹,且随矮子观场。

悲欢所听谁说,啼笑依然独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