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七星岩

天上何时落斗星,化为巨石罗翠屏。

洞拆三叉盘空曲,壁立万仞穿青冥。

客寻旧路不知处,龙去千载犹闻腥。

欲访仙子问真诀,岩扃寂寂水泠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天空何时才会落下北斗星,化作巨大的石头排列成美丽的屏风。
深邃的洞穴如三叉路口般弯曲在空中,峭壁高耸入云,直插青天。
来访者寻找往昔的道路已经无从找寻,尽管龙已离去千年,但仍能闻到它的腥气。
我想要拜访仙子,询问真正的秘诀,但岩洞寂静,只有流水声泠泠作响。

注释

斗星:北斗七星之一。
巨石:形容大而奇特的石头。
罗翠屏:排列成像屏风般的景象。
洞拆:指洞穴的形状或结构。
三叉:像三条岔路的形态。
青冥:天空的别称,指极高之处。
客:来访者。
腥:龙的气息,这里可能象征神秘或古老。
仙子:神话中的仙女,常与长生不老、秘术相关。
岩扃:岩石封闭的入口,指隐秘的洞穴。
寂寂:寂静无声。
泠泠:形容流水声清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题七星岩》,描绘了七星岩的奇特景象。首句“天上何时落斗星”以斗星坠落的神话开篇,暗示了七星岩的来历神秘。接下来的“化为巨石罗翠屏”,形象地写出巨石排列如屏风,色彩斑斓,宛如天工造就。

“洞拆三叉盘空曲”描绘了岩洞错综复杂的结构,犹如天空中的岔道弯弯曲曲。而“壁立万仞穿青冥”则展现了岩壁高耸入云,直插青天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描绘,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

“客寻旧路不知处,龙去千载犹闻腥”暗含了岩洞的历史悠久和传说中的神秘力量,即使是探寻者也难以寻觅其踪迹,仿佛还残留着龙的古老气息。最后,“欲访仙子问真诀,岩扃寂寂水泠泠”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秘籍的好奇与向往,以及面对寂静环境时的沉思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将七星岩的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题师吴堂

夫子贤尧舜,老彭尝窃比。

郯子及师襄,下问曾不耻。

河汾一书生,自谓圣复起。

西京投阁士,敢与孟轲齿。

古人取名廉,后人取名侈。

谁知今人中,复见古君子。

方君帅南越,千载少伦拟。

燕居榜师吴,一谦具四美。

隐之经石门,得名一杯水。

伯始万事优,可但清而已。

官曹服公德,廉仁革贪鄙。

民俗陶公化,淳厚胜奸宄。

蛮獠畏公威,折箠制千里。

老猾惮公明,束手敢干纪。

三城有馀力,一堂仍旧址。

裘带自清閒,宾僚多燕喜。

惟昔开元相,勋业照青史。

胸蟠活国计,试手曾向此。

我公廊庙具,劳外亦久矣。

尺一趣归装,高蹈广平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金沙驿

闽越饱溪山,何如蜀道难。

驿行仍怯岭,舟驶复忧滩。

行李三秋杪,居民百战残。

今宵投宿处,茅店倚层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崇安驿

睡美生憎晓色催,丹心自愧未能灰。

尘埃汩汩岁将暮,霜雾濛濛昼不开。

身外百端俱长物,时危万事入羁怀。

君恩早晚粗酬了,粝饭敝裘归去来。

形式: 七言律诗

中秋西江上

月色今宵万里,笛声何处孤舟。

世事堪惊流水,乡心不忍登楼。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