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池上风烟故可人,倦游老眼厌纷纷。
晴云出岫似知我,野鹤鸣皋疑是君。
可恨音书长契阔,尚从杯酒见殷勤。
新诗准拟频相寄,独学方当病寡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名为《池上书所见留别益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意。
"池上风烟故可人" 一句,描绘了一种淡淡的风光,池塘边上的风和烟雾给人以宁静古朴之感,而这正是适合人们徜徉之处。"故可人"四字,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情景的留恋。
接下来的 "倦游老眼厌纷纷",则展示了诗人的旅途疲惫以及对繁华世界的审美疲劳。这里的"老眼"并非真正的年龄老化,而是心灵上的疲惫和厌倦,表明诗人已无法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获得乐趣。
"晴云出岫似知我" 这句,借助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与山岫间的精神沟通。这里的"晴云"象征着纯净和自由,而"似知我"则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相通和理解。
紧接着 "野鹤鸣皋疑是君" 一句,更深化了这种精神共鸣的情感。诗人似乎在自然界中寻找知音,听到野鹤的鸣叫,不禁怀疑那是否友人的呼唤。
"可恨音书长契阔" 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和遗憾,以及因距离遥远而无法相见相闻的无奈。"尚从杯酒见殷勤"则透露出诗人在寂寞中寻找慰藉,通过饮酒来提醒自己那份深厚的情谊。
最后 "新诗准拟频相寄,独学方当病寡闻" 显示了诗人想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念通过诗歌这种形式传达给远方的朋友,同时也表明诗人正在学习中,却因为身处孤独,加之身体欠佳,所闻信息甚少。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篇怀旧和送别的作品,充满了深情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与相通。
不详
野寺经旬客寓居,水声山色是吾庐。
喜君能道碧云句,招我更烦黄犊车。
世路从来多险阻,人生何必问赢馀。
况闻一诺千金重,为激西江救涸鱼。
江南形胜地,列坐肆遐观。
气象天围大,溪山眼界宽。
远风来绿野,返照上朱栏。
更待秋澄澈,重寻落帽欢。
海舶忽惊风打头,观澜又破一年秋。
若为尽作杯中物,安得飞来枕下流。
岂计双凫兼乘雁,谁分去马与来牛。
君王大业追神禹,前日黄龙已负舟。
雪屋银山满上头,年年伟观近中秋。
只言沧海无回浪,岂信长江有逆流。
一一樯帆如过鸟,时时烟雨要沉牛。
青衫白鬓功名晚,何日翩然范蠡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