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九)

一弦弹尽仙韶乐,曾破千金学。

玉楼银烛夜深深,愁见曲中双泪、落香襟。

从来不奈离声怨,几度朱弦断。

未知谁解赏新音,长是好风明月、暗知心。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翻译

一弦弹奏完了仙子般的音乐,曾经不惜千金去学习。
在深深的银烛照耀下的玉楼夜晚,我满怀愁绪,只见曲中流露出两行泪水,落在衣襟上。
我从未能忍受离别的哀怨琴声,几次琴弦断裂,悲伤至极。
不知道谁能理解这新的旋律,只有那清风明月,默默感知我的心意。

注释

一弦:指古琴的一根弦。
仙韶乐:形容极美的音乐,如仙子所奏。
千金:极言代价之高,此处指付出大量金钱学习音乐。
玉楼:华丽的楼房,常指女子居所。
银烛:明亮的蜡烛。
曲中双泪:音乐中的情感表达,仿佛有泪水融入其中。
落香襟:泪水打湿了衣襟,暗示情感的深切。
离声怨:离别时的哀怨琴声。
朱弦:红色的琴弦,古代常用以装饰,此处象征悲伤。
断:此处指琴弦因过度悲情而断裂。
新音:新颖或未被广泛接受的音乐。
好风明月:美好的自然景象,常用来寄托情感。
暗知心:暗中理解或感知内心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音乐家在夜晚弹奏仙韶乐的情景,他曾经不惜千金求学技艺。在华丽的玉楼中,银烛闪烁,深沉的夜色中,他弹奏的乐曲唤起了深深的愁绪,曲中的旋律仿佛带着两行泪水,落在了衣襟上,充满了离别的哀怨。

词人感叹自己从未能逃避离别之苦,琴弦多次因情感的激荡而断裂。他疑惑还有谁能理解这新的音乐情感,只能在清风明月的寂静中,独自品味这份内心的苦涩和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音乐为载体,表达了词人的孤独与深情,展现了宋代婉约词风的特点。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三)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一)

闲敲玉镫隋堤路,一笑开朱户。

素云凝澹月婵娟,门外鸭头春水、木兰船。

吹花拾蕊嬉游惯,天与相逢晚。

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解佩令

玉阶秋感,年华暗去。掩深宫、团扇无绪。

记得当时,自剪下、机中轻素。点丹青、画成秦女。

凉襟犹在,朱弦未改,忍霜纨、飘零何处。

自古悲凉,是情事、轻如云雨。倚幺弦、恨长难诉。

形式: 词牌: 解佩令

碧牡丹

翠袖疏纨扇。凉叶催归燕。

一夜西风,几处伤高怀远。细菊枝头,开嫩香还遍。

月痕依旧庭院。事何限。怅望秋意晚。

离人鬓华将换。静忆天涯,路比此情犹短。

试约鸾笺,传素期良愿。南云应有新雁。

形式: 词牌: 碧牡丹